聞雞起舞的主角名是誰
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晉朝的祖逖、劉琨。劉琨,是晉朝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等等。東晉將領(lǐng)祖逖很有抱負,和好友劉琨談?wù)摃r局,總是慷慨激昂,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拔劍練武,刻苦鍛煉。
聞雞起舞的主角名是誰
聞雞起舞中的劉琨后來
劉琨,是晉朝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等等。他擅長文學方面的知識,對音節(jié)律動都很有造詣,寫過很多優(yōu)美的詩歌,大多是邊塞生活類型的詩歌。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大家應(yīng)該很熟悉了,記得小學的時候不懂事,老師問我們這個成語啥意思,我第一反應(yīng)是聞到了雞的味道就起身跳舞。現(xiàn)在想想是真蠢啊。要說到這個成語的典故,就得說到劉琨和祖狄一起在司州辦公的時候,那時候兩個人的感情特別好,可以說整天在一張床上睡覺,蓋同一床被子,之所以兩個人能這么相親相愛,和三觀也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
他們兩個人都有著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yè),為祖國做出很大貢獻的理想。有一次在半夜的時候,先是祖狄聽到了雞叫的聲音,之后連忙把劉琨叫醒對他說,這個聲音不簡單啊。也就是說,他覺得這是老天爺在鼓勵他們要積極上進,于是,兩個人一起到門外開始舞劍練武了。說到這文化方面的造詣,劉琨對樂感還是挺有天賦的,創(chuàng)下了捂手鋼琴樂曲,不僅如此,在這些樂曲當中加進了一些北方民族的音樂元素,主要是描寫北方地區(qū)當時經(jīng)歷戰(zhàn)爭混亂的場面的景象,抒發(fā)了他深深的愛國之情。
傳說有一次,劉琨前去趙匈奴為了圍攻晉陽,劉琨登上了城內(nèi)清唱了幾聲,半夜的時候又開始演奏胡笳,匈奴地區(qū)的人們聽到了這些曲調(diào)之后,心聲凄涼,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勾起了那一絲絲的思鄉(xiāng)之情,這樣一來哪里還有心情打仗,看到這些將士們都投入進去了,于是匈奴人也就帶他們回去了。音樂無國界,哈哈,這句話用在這里也挺合適的,不得不說這音樂的魅力這么大,可以停止一場戰(zhàn)爭的引發(fā)。
祖逖聞雞起舞歷史背景
祖逖(266~321),字士雅。河北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有傳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漢族。中國東晉初有志于恢復(fù)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將。父親祖武,任過上谷(今河北懷來縣)太守。父親去世時,祖逖還小,他的生活由幾個兄長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潑、開朗。他好動不愛靜,十四五歲了,沒讀進多少書。幾個哥哥為此都很憂慮。但他為人豁落,講義氣,好打不平,深得鄰里好評。他常常以他兄長的名義,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給受災(zāi)的貧苦農(nóng)民,可實際上他的哥哥們并沒有這個意思。著名的“聞雞起舞”就是他和劉琨的故事。
313年,以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的身份進行北伐。當他北渡長江,船至中流之時,眼望面前滾滾東去的江水,感慨萬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難的處境和壯志難伸的憤懣,豪氣干云,熱血涌動,于是敲著船楫朗聲發(fā)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者,有如大江”!(中流擊楫)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復(fù)失地,決不重回江東!祖逖所部紀律嚴明,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yīng),數(shù)年間收復(fù)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進封鎮(zhèn)西將軍。后因朝廷內(nèi)亂,北伐失敗。文天祥《正氣歌》有一句: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即是指祖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