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薦】讀《昆蟲記》有感二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昆蟲記》有感1
我讀過法布爾《昆蟲記》中很多篇文章,有《荒石園》、《毛刺砂泥峰》、《隨峰》、《灰毛蟲》.....,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荒石園》,它也是《昆蟲記》的開篇之作。這一篇主要講述了法布爾如何開始他的昆蟲之路和他如何開始觀察昆蟲的。
他不像別人對昆蟲開腸破肚,而是讓它們活蹦亂跳地活著;他不像別人把它們變成又可怕又可憐的東西,而是讓人們更加喜愛它們;他不像別人在酷刑室和碎尸間里干活,而是在蔚藍的天空下,邊聽蟬兒歡快的鳴唱邊仔細地觀察著;他不使用試劑測試蜂房和原生質,而他則在它們各種本能得以充分表現(xiàn)時探究它們的本能;他探究的不是死,而是活。
法布爾的《昆蟲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保護昆蟲、愛護昆蟲,探索昆蟲的本能、習性、生活方式、勞作、爭斗和生息繁衍。
所以,我也要像法布爾一樣學習保護昆蟲,發(fā)現(xiàn)昆蟲的奧秘。
讀《昆蟲記》有感2
當我讀完法布爾寫的《昆蟲記》的時候,我被書里面描寫的那些小昆蟲深深地吸引了。雖然我已經讀完了一段時間了,可是還回味無窮。
《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蟬、甲蟲、蟋蟀等等。由于《昆蟲記》中精確地記錄了法布爾進行的試驗,揭開了昆蟲生命與生活習慣中的許多秘密,達爾文稱法布爾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
法布爾有著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和勤勉的作風。他曾細致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他曾不顧危險捕捉黃蜂,他曾觀察螢火蟲的捕食過程,他也曾一蹲好幾個小時觀察螞蟻……有時第一次實驗失敗了,他就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他一次一次地觀察實驗,甚至沒完沒了,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鐵證下歸順聽從為止”。
我挺佩服法布爾的,因為他不怕困難,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堅持對昆蟲進行觀察研究。他還將自己的家變成昆蟲實驗室,在這里為昆蟲搭建起它們喜歡的巢穴,好方便自己進行觀察研究。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的一個又一個奧秘,為人類造福!然而,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我就想放棄,有時還亂發(fā)脾氣。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
法布爾這種對科學的向往精神,把他引進了科學的殿堂。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果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也像法布爾這樣不怕困難、努力不懈的話,那我們一定會取得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