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昆蟲記》讀后感[優(yōu)選二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昆蟲記》讀后感1
《昆蟲記》,是一本家喻戶曉的名書,相信大家都敬仰大名吧!如果你不了解,就跟我進入昆蟲記的海洋吧,感受一下法布爾對昆蟲的了解與認知吧。
《昆蟲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是一部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879年第1卷出版,該作品記錄了昆蟲真實生活,寫出了昆蟲為了生存而斗爭的精彩生活。本書作者是:讓一亨利,長西米爾,法布爾,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詩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可真牛!
《昆蟲記》詞句優(yōu)美,用詞恰當,還略帶一點幽默感,甚至有時能讓人捧腹大笑。我看的這個版本有一個優(yōu)勢——就是在每篇文章后有名師導讀,它能帶我們了解整篇文章結構,我在《昆蟲記》中找到了一篇文章名叫“尋找枯露茵的甲蟲”,文章開篇級極為詳細的描寫了獵狗子找蘑菇的場景,這種開頭甚是巧妙,吊足讀者胃口后,再請主角登場,接著作者詳細的介紹了這種昆蟲的`住所、食性、以及流浪的習性,對于靠什么尋找枯露茵的問題,卻沒有給出答案,引發(fā)讀者思考,來產(chǎn)生興趣。
這只是我取其中的一篇文章為例,感覺每篇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昆蟲記》真是一本嚴謹而又不無趣的科學巨作,不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還是要多多讀,希望下次看書,能學到更多東西!
《昆蟲記》讀后感2
《昆蟲記》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
但它卻不像普通的科普書用那樣無趣,規(guī)矩的筆法來簡單的介紹。作者法布爾用平實的文字,準確的描述了清新的自然世界,那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不知怎么的,我深深的迷上了這本溢著濃烈自然氣息的書。
昆蟲世界有許多奧秘,任何強大的事物也有它弱小的一面:“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昆蟲的本能是大自然賜予天生弱小的它們的禮物: “即使用了圓規(guī)、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蜘蛛織出的更規(guī)范的網(wǎng)來”。這些平時在我看來弱小,甚至是毫不起眼的小蟲子,與它們進行溝通,交流,竟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
在《昆蟲記》里,法布爾對上千種不同的昆蟲進食、保護、jiao配、養(yǎng)育后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jié)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這份毅力,在平時確實是我們不可想象的。試問,哪個人沒看到過昆蟲那些千奇百怪的習性,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呢?
法布爾運用擬人的手法把蟲子描繪成人的樣子,昆蟲的任何本能都能夠用人類的生活來為之升華,用盡一生來觀察昆蟲,與之交流,這種對任何生命表示平等的敬畏,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所以,不僅是書里記載的滿滿的科學知識。還有:“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種嚴謹?shù)目茖W精神,堅持準確記述事實,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奮斗”的精神,也是《昆蟲記》帶給我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