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論文頻道
 
 網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欄目類別:論文發(fā)表網

初中化學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更新時間:2017/5/4 10:09:00  瀏覽量:3750

  摘 要:隨著初中化學新課程的實施,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課程評價觀要求教師在參與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轉變與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行為。經過幾年來實施新課程的教學實踐,自己對新課程有了更深的體會。

  關鍵詞:化學 課堂教學 新課標

  一、注重課外知識延伸

  課外的延伸絕不單純是時間形式上的延伸,新課程實施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在實施的初期效果實質上與學生個體已經具備的素質密切相關,學生個性素質的差異造成了學習效果的不同,教師在課后對部分學習效果不顯著的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可以有效地縮小差距,增強這些學生的信心,保證他們的延續(xù)發(fā)展;同時,課外的延伸還可為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提供極為廣闊的舞臺,學生通過形式多樣化的課外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了個人的特長,人際交往、協(xié)作精神、情感、對環(huán)境的辨識能力等各方面得到了有效的鍛煉。

  例如:在學習金屬和金屬礦物這一節(jié)內容后,我們請學生在課后利用自己的特長收集有關金屬與礦物的資料,并給了他們完成任務的足夠時間。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所有同學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學生通過上網、調查報告、剪報、小論文等形式,各顯神通,資料的內容豐富多彩,有金屬、礦物、非金屬及小常識等。更可喜的是,很多學生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了藝術化的處理。

  二、注重改善教學設計

  1.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教學。只有依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才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作為青春期的學生,活潑好動、大膽好奇是他們的特點,作為興趣性很強的化學實驗課,難得動手去探究的活動難道我們要刻意地束縛他們的手腳和思維嗎?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是“驗證性實驗為主”,雖然學生在驗證性實驗時可以體會到結果的樂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但是由于學生掌握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限制,通過簡單的實驗現象來驗證結果、對過程和方法“照方抓藥”過多,往往沒有真正發(fā)揮驗證性實驗的所用。新課標理念下的實驗應該是以“探究性實驗”為主,實驗的探究性、開放性、趣味性、綜合性明顯增強;瘜W實驗課才真正地交給學生,真正地滿足并激發(fā)了學生化學學習的強烈好奇心、強烈地探究欲和求知欲,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使得他們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了解了科學知識,科學的方法,以及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產生的影響,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根據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茉O計教學。每位化學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是有培養(yǎng)前途的,是追求進步和完善的,相信學生的確存在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學科知識的積累以及各種教育媒體的作用,使得學生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個體,而是有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儲備的“探究者”“合作者”。在一些課堂教學中經?吹轿覀兊慕處熑栽诓粎捚錈┑貜娬{對學生來說的“舊知”時,學生表現出不耐煩的神情。整個課堂效率底下,學生學習興趣索然。這就是專家所說的“學生會的一定不教”。

  3.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教學。每個人由于遺傳素質、社會環(huán)境和生活經歷不同,因而形成個人獨特的心理世界和知識技能。教師不僅要認識學生的差異,而且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展示空間,為學生多設計一些“橋梁”,讓每一個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都能夠健康發(fā)展,使得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到個體的差異,設計不同的知識和技能準備,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思路,使我們的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三、注重理論與實踐統(tǒng)一

  長久以來,我們注重的是知識本身的教育而忽視了所學知識能為我們做什么的教育。學生們把學過的理論知識束之高閣,但又在實際問題面前束手無策。在新教材中,“化學在我們身邊”是貫穿始終的思想。由此,我在教學中盡量引導學生觀察和探究一些自己身邊常見的現象和物質,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如:在學習了“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后,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現在家庭中所用的“潔廁靈”能夠除去水池或馬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為CaCO3),并有氣泡冒出,由此證明“潔廁靈”是一種酸性物質。那么,經常使用“潔廁靈”對我們的生活有沒有影響呢?(會腐蝕鐵制的管道。)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使用“潔廁靈”后,可將洗衣服用過的肥皂水再次沖洗管道,達到酸堿中和的目的,從而保護管道。)在這樣的小問題中,學生體會到書本上的知識原來離自己這樣近,從而慢慢消除與知識的距離感。另外,在教學中我也隨時將運用到化學知識的高科技現象介紹給學生,如:“最近,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一等獎授予了由中南大學黃伯云等人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這項技術打破了只有美、英、法三國能生產此產品的局面,年產值可達2億元!睆倪@些最新動態(tài),讓學生了解化學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化學與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化學與先進技術之間的密切關系,體會研究身邊的化學物質對提高人類的生活和質量、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四、注重師生同步學習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課堂教學的空間增大了,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更高了。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基礎,還要具有較廣的知識面、較強的實踐能力,具有獲取新科技、新信息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自覺地終身學習才能使自己活水長流。例如:新教材中的第四單元“燃料及其利用”,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為了講好這一單元的內容,我上網搜集了很多資料,如:煤和石油、酸雨、人工沼氣在我國的應用、太陽能的利用、氫能源、風力發(fā)電等等,盡可能地擴大信息時空。但有些體現新能源應用的資料片我卻未能找到(如可燃冰),于是我就請學生來幫助我,最終得到了滿意的結果。其實,大量尋找資料片的過程就是豐富自己知識的過程,這其中我就獲取到了許多以前自己不了解的信息,同時也體會到了與學生共同學習新知識的樂趣。

 與教學策略有關的初中化學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