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 經典美文 | 精短美文 | 山水美文 | 生活隨筆 | 現(xiàn)代詩歌 | 短篇小說 | 哲理小故事
 欄目類別:哲理小故事 >> 關于家暴的哲理小故事

弱德之美

更新時間:2016/2/18 23:24:00  瀏覽量:4266

  一位年輕媽媽虐待1歲大的孩子,還把過程寫到了QQ日志上:“老公上班之后,我去掐女兒的脖子,女兒的臉被我掐得又紅又紫,不停用雙手抓我掙扎。”

  網(wǎng)友罵聲一片,紛紛動員起來,人肉、報警,很快就把這個媽媽的身份和家庭住址等全部查清。

  我最初看到這個新聞時,氣憤異常,但看了她發(fā)布在網(wǎng)上的生活記錄,發(fā)現(xiàn)這也是一個非常不幸的女人。

  她家庭破碎,父母早早就任她自生自滅,十幾歲認識了男朋友,談了幾年便結婚。說是結婚,其實連法定的結婚年齡都不夠,不過是搬到一起同居了而已。

  老公和她年紀相仿,根本不具備獨立謀生的能力,兩人一起靠公婆養(yǎng)活。公婆家條件不好,又非常市儈小氣,對她毫無愛心,十分刻薄。老公沉迷于打游戲,即使生了孩子也沒變化。她經常身無分文,總是為錢的事吵架,生了孩子更是被困在家里,動彈不得。

  看看同齡人還過著瀟灑的單身生活,可自己卻圍著孩子、尿布、婆媳矛盾打轉,她深感無力、痛苦和絕望,精神逐漸崩潰。每次吵架都令她向崩潰的邊緣再走一步,吵架后,老公還能摔門而去,她卻走不掉,要應付孩子的吃喝拉撒。

  心煩時,她聽著孩子一遍遍叫“媽媽,媽媽”,這成為壓倒她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看著她,惱怒、恨意油然而生,“如果不是你,我怎么會淪落到這步田地?”她把自己混亂生活的原因都歸結在女兒頭上。

  還有一位年輕媽媽,抱著年幼的兒子站在14樓窗外的衣架上,聲稱要把孩子丟下去。警察和消防人員又哄又勸,才化解一場危機。

  丈夫打她,她打不過,中國現(xiàn)行的法律對家暴的懲罰又非常不得力。她沒有什么可以拿來傷害他的,于是她要通過傷害孩子,來傷害這個傷害了自己的人。“你不是喜歡兒子嗎?我就毀了他,讓你痛苦!比跽叩膽嵟瓡葑兂勺飷海灰驗樗麄儫o法正面對抗強者,只能在更弱的孩子面前施暴。他那么小,又那么弱,像小貓小狗一樣依賴她,欺負一下,罵兩聲,都沒關系,他還是會怯生生地抱著她的腿,“媽媽,不要丟下寶寶,寶寶聽話!敝挥性诤⒆用媲,她才是強者,對著他,情緒的堤壩特別容易決堤。

  逐級傳遞負能量的心理在社會中隨處可見。早晨被老婆罵了,不敢回嘴,出門的時候踢自家的狗一腳,心里平衡很多。小職員不能和領導叫板,但可以對來辦事的人百般刁難,好出了心里的惡氣。婆婆對兒媳婦沒來由的惡意出自哪里?可能因為她當年也深陷婆媳關系的矛盾中,所以必須要耍耍權威,來償還自己失去的公道。身份低微的男人在外面忍辱負重,回家對老婆孩子動粗,找尋當男人的感覺。

  樣板戲里說:“誰不幫窮誰照應!爆F(xiàn)實卻并不如此。弱者要找尋更弱者,負能量比正能量更容易傳播。越是身處底層、身處悲苦中的人,同情、善良、慈悲,這些柔軟的情感越可能被抑制。

  痛苦會叫人心腸變硬,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未完成的肖像》中描寫自己的化身——西莉亞,在經歷過背叛的巨創(chuàng)之后,變得麻木,對別人的不幸毫無興趣,“西莉亞可沒有一點溫柔,也沒有任何同情,她揮霍、浪費了全部,就像她所看到的自己!彼趿,太無助了,以至于無法對自己產生憐憫之情,更無法對別人產生憐憫之情。

  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講的就是這樣一種關系:沉浸于不幸、咀嚼不幸、享受不幸的人,不愿意真正去改變自己的處境,卻選擇了屈服于強勢之人,又無視比自己更弱的人的痛苦。

  學者葉嘉瑩說:“現(xiàn)在很多人都以強者為德,夫妻、朋友吵架,你兇,我比你還要兇惡,都以為自己要做一個強者才是好的,我小時候學習的不是如此。弱德是一種德,需要堅強地持守!睙o論在多么艱難困苦的時候,她都守住了自己,不以暴還暴,始終堅持自己的修養(yǎng),“我的一生不是很順利,有很多坎坷,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一個弱者!

  是的,什么才是真正的強者?就是將自己所受到的壓力和悲苦在這里終結,不會再傳遞出去。臺灣電影《搭錯車》中,退役的臺灣啞巴老兵啞叔,靠收購空酒瓶和撿破爛為生,一天早晨,他撿到了一個棄嬰阿美,決心收養(yǎng)她。為此,妻子與他發(fā)生沖突,并離家而去。啞叔當?shù)之斈铮概讼嘁罏槊,在艱辛貧困的日子中掙扎,也享受了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父女親情。張國榮出演的電影《流星語》,講的也是這樣的故事,證券經紀阿榮在金融風暴中輸?shù)靡粩⊥康,萬念俱灰中他撿到了一個棄嬰,兩人住在養(yǎng)老院的天臺木屋上,家徒四壁,唯一享受不盡的是彼此給對方的愛。正是這個棄嬰的存在,讓阿榮即使從人生巔峰跌落到最低點,依然頑強地快樂地活下來。

  憐憫、同情,看到了一個更弱小的生命,去擁抱他、安慰他,才是滋生力量、感受強大的最佳途徑。承認自己無力掌控世事,承認自己身處不公,但不需要在更弱的人身上替自己討還公道,這種客觀和從容,就是一種美德,就是弱德之美。

  人有弱德之美,心自從容。

 上一篇:珍惜憤怒
 與家暴有關的心靈雞湯文章
     熱點推薦
    CopyRight @ 2007-2015   哲理故事大全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