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含義:
我國一向堅持走和平發(fā)展之路,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
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的基本立場;
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是我國外交的基本目標。
全方位外交政策:
1、背景: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后,隨著撥亂反正和黨的工作重心轉移,黨和政府在總結建國以來經驗的基礎上,準確分析判斷國際形勢,對我國外交政策作了適時調整。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各國由于普遍受到1973年經濟大危機的沖擊,經濟長期陷于停滯和徘徊的困境。國際形勢向著“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方向轉變日益明顯。爭取有利于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和平國際環(huán)境有了客觀可能。同時,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為新時期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主觀條件。
2、內容:
。1)把中國對外政策的根本目標確定為反對霸權主義、爭取世界長時間的和平環(huán)境。這也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2)賦予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內容,即不結盟。
(3)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高到突出地位,不以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的異同劃線,發(fā)展同世界上一切國家的友好關系。
。4)中國堅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邊。
。5)積極發(fā)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6)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政策。我國愿在平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和地區(qū)廣泛開展經濟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