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答案網(wǎng)首頁 | 知識點首頁 | 語文知識點 | 數(shù)學(xué)知識點 | 英語知識點 | 歷史知識點 | 政治知識點 | 物理知識點 | 化學(xué)知識點 | 生物知識點 | 地理知識點 | 知識點梳理
 欄目類別:知識點 >> 高中 >> 歷史

中國古代對年齡的稱謂

更新時間:2016/7/26 17:18:00  手機(jī)版

  中國古代對年齡的稱謂:

  孩提是指二三歲之間,還在襁褓里的幼兒。也寫成“孩抱”!睹献印けM心上》中有“孩提之童”。

  垂髫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有“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黃口是指十歲以下!痘茨献印ゃ嵴撚(xùn)》中有“古之伐國,不殺黃口”。

  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jié),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陶淵明《榮木詩亭》“總角聞道,百首無戍”。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杜甫《贈別》詩中有“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洞蟠鞫Y記》中有“束發(fā)而就大學(xué)”。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后,就把頭發(fā)盤起來,并用簪子夾住,表示已經(jīng)成年!抖Y記》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人,因為還沒達(dá)到壯年,故稱“弱冠”)!赌档ねぁ分杏小昂鲇幸簧,年可弱冠,風(fēng)姿俊妍”。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論語》中有“三十而立”。

  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墩撜Z》“四十而不惑”。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論語》中有“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是六十歲!短圃娂o(jì)事》中有“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環(huán)落落如有珠”。

  古稀是七十歲。杜甫有詩云“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人就因這句詩,稱七十歲為“古稀之年”。

  耄耋指八九十歲!读凝S志異》中有“君無大貴,但得耄耋足矣”。

  期頤指一百歲!读凝S志異》中有“兒福相,君亦期頤,更何求”。

 上一篇:五行相生相克
 初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高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CopyRight @ 2018   知識點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