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
江澤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廣東省考察工作時,從全面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如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出發(fā),首次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行了比較全面的闡述。提出:“總結我們黨七十多年的歷史;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這就是:
我們黨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實現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斗。
人類又來到一個新的世紀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如何更好地檄到這“三個代表”。是一個需要全黨同志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課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1、背景:
。1)黨的隊伍發(fā)生重大變化,新黨員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隊伍新老交替不斷進行,一大批年輕干部走上領導崗位,這給黨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新的挑戰(zhàn)。
。2)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社會各方面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各方面發(fā)展日益多樣化。
(3)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chuàng)立的理論基礎。
。4)改革開放以來,黨和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探索,積累了治黨治國治軍的寶貴經驗,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chuàng)立的實踐基礎。
。5)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以經濟為基礎、科技為先導的綜合國力競爭更為激烈,國際形勢的變化為黨和國家的發(fā)展提供了難得的戰(zhàn)略機遇,
2、內容:
提出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
3、根本問題:
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4、核心:
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執(zhí)政為民
5、創(chuàng)立:
。1)2000年2月明確提出;
。2)2001年慶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會的講話全面而深刻地闡述其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3)2002年中共“16大”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進黨章。
6、歷史意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涵蓋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思想體系,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強大思想武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及重要意義: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包括:
(1)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fā)展的規(guī)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fā)展的要求,尤其是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通過發(fā)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2)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fā)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3)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社會不斷發(fā)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黨的建設、對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表現在:
1、對黨的建設的意義:
(1)“三個代表”的思想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們在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不斷奪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勝利的根本要求。
。2)“三個代表”的思想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根本原則,同時,深刻反映了新的時代特點和新的歷史任務的要求,進一步回答了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條件下,應該建設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3)“三個代表”進一步指明了實現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總目標的方向和途徑,對保持黨的先進性提出了新要求。
2、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自我完善的重要意義: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總結了我們黨以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黨的先進性的思想,揭示了黨的“先進性”的實質。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圍繞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基本問題,使我們黨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升華到新的高度。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歷史經驗。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最概括的形式表達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最終由先進生產力決定、由先進文化引導、由人民群眾推動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從物質基礎、文化支撐和社會基礎方面揭示了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根本途徑,說明了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只有具備雄厚的物質基礎、強大的文化支撐和廣泛的群眾支持,才能確保正確方向并得以實現。
3、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
。1)概括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成果,科學預測現代化建設的發(fā)展趨勢,規(guī)劃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宏偉藍圖和一整套發(fā)展戰(zhàn)略。
。2)據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實踐,緊緊把握我國社會生活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做出了科學判斷。
。3)審視當今世界格局的變化,準確判斷國際形勢的發(fā)展趨勢,深刻分析國際社會各種力量和矛盾的交互運動,提出了我國外交工作的戰(zhàn)略方針。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緊密聯系起來,賦予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和任務以豐富的時代內容,確定了黨的建設的總體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