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
流浪。
我的
心靈在流浪嗎?兩年前,我寫下這句話,后面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每天,
早晨六點鐘起床,在汽車站旁邊買早飯,七點鐘準(zhǔn)時到達
教室。十二點之前一直坐在
自己的小位置上盯著
書中紅紅綠綠的線條。十二點半吃完午飯,回去繼續(xù)
看書。下午五點半
放學(xué),去吃一頓
簡單的晚飯。晚自習(xí)后,或者和
同學(xué)一起回宿舍,或者到操場閑逛。周末,去
圖書館看書或者和
朋友們踢一場足球。
就這樣,我在十一中度過了兩年的
時光。有時候,甚至覺得喝一口
水的
時間,一天就
過去了。每天看著同樣的
太陽在頭頂移動,每天在同一個時間打哈欠,在同一個地點遇到相同的人。這樣的
生活,一日三餐營養(yǎng)也均衡,不同類型的朋友也很多,更有足夠的時間來
讀書學(xué)習(xí),但心卻像海洋里的
魚落入淡水中,漂泊、
漂流,停不下
腳步,也不知下一刻會到哪里,無奈卻又無能為力。
高三,我迎來了新的
語文老師——劉老師。她的到來,如一縷溫潤的春
風(fēng),吹來了
理想的
種子,飄到我的心中,在心中悄悄地發(fā)了芽。她的課,又似開啟了一扇
門,讓我看到了外面廣闊的
世界。
每周三下午的兩節(jié)語文課,是我最歡樂的時光,劉老師總會在這一天給我們準(zhǔn)備許多
閱讀材料,或是泰戈爾的《飛
鳥集》、卞之琳的《斷章》等文學(xué)經(jīng)典,或是
勵志文、時令文……靜靜地,讀著這些詩文,品嘗著書中字里行間滲透著的那些甘露,仿佛跟隨著書頁到了另一個世界,看到了
藍天白云下一抹嬌媚的
陽光,深秋下一片
溫情的
落葉。這些
風(fēng)景泛起我心頭的漣漪,拭去我蒙在心里的塵埃,讓我仿佛看到了詩人們默數(shù)著經(jīng)年流轉(zhuǎn)的柔情,又好似看到了時光盡頭那些被滄桑洗禮的嫣然。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自己那些想要去
堅持的初衷換了又換。讀著讀著,內(nèi)心似一望無垠的原野開闊起來明朗起來濕潤起來蔥蘢起來。
漸漸地,語文課成了我心靈棲息的驛站。在語文課上,我可以
看見沒有掩飾、沒有束縛的那個世界,輕描那一個個觸動靈魂的對白,我也無所畏懼地肆意揮霍著自己的孤單與陌生的
渴望。我的真心,在生活中總是藏得很深很深,需要一雙懂的
眼睛,才能迎上它的目光,而在語文課上,與詩人、智者的一份份淺淺的交談,卻能碰撞出人世間最絢麗的火
花,綻放出明媚的
煙火。我的心不再流浪。
從
學(xué)校門口向前走100步,是一個大
超市,拐過兩條
街道是汽車站,各種汽車到了晚上都會聚集到這里,發(fā)出各種鳴響后,突然沉寂下來。先前的兩年我經(jīng)常在這些地方游移,而現(xiàn)在,夕陽中,我常?缟蟢107
路,在第12站下車,直走200米,來到曾創(chuàng)作過《有的人》的詩人的
母校,那是我心中神圣的殿堂。
我流浪的心,靠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