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老家在江蘇高淳,我的
父親就是從那里的一所
鄉(xiāng)村中學脫穎而出,考上大學的。他們那時的中考和高考遠比
今天殘酷,形勢就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
橋,淘汰率極高。
父親的
學習環(huán)境異常艱苦。
夏天,屋子里沒有空調(diào),坐在飯桌上
寫字如同桑拿般,汗
水濕透了胳膊下面的
作業(yè)本?蓯旱奈米、
牛虻,會悄無聲息地叮咬皮膚,貪婪地大口吮吸著人血。
農(nóng)村的孩子,只得將雙腳浸泡在水桶中以保持清醒。
冬天,屋里冷得像冰窖,
手腳長滿凍瘡。
奶奶只能點燃火爐,讓父親緊緊依偎著爐火溫習功課。打谷場上,每年一次的露天電影,吸引無數(shù)少男少女前去嬉鬧。父親卻對此視而不見,獨自在家里埋頭苦讀。他告訴我,
讀書人“兩耳不聞
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父親的學習是持之以恒的。無論寒冬臘月還是炎夏酷暑,無論假期周末還是逢年過節(jié),他都
堅持每天學習。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之后,父親背上
書包,獨自一人走一個小時的泥濘
山路,好趕在
學校開
門前到校。
回憶往昔,父親對當年的
求學之路依然
記憶猶新。
父親的學習是勇于競爭的。他們期中期末每次
考試都會排名,全年級前三十名會列入紅榜中,在學校布告欄里張貼出來。父親說,每次經(jīng)過布告欄,看到
自己名列三甲,內(nèi)心都會感到一種
付出后得到回報的
快樂。平日的學習固然很辛苦,但當?shù)玫交貓蟮臅r候,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和成就感,讓父親覺得很知足。
父親的學校是非常普通的。全縣28所中學,他們初中是排在最后的第28名。即便是這樣教育非常落后的農(nóng)村中學,也沒有扼殺父親對學習的
熱情。中考的時候,全班55名
同學,只有父親和另外兩名同學考上了高中,其余的52名同學都遺憾地落榜了。
我最
喜歡聽父親講他的求學史,從這些故事中,我不僅能體會到父親當年求學的不易,也增長了見識,更會對今天我自己的
幸福生活倍加珍視,F(xiàn)在的我,如同父親一樣,正在譜寫著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求學故事。
【點評】 文章以平行結(jié)構的方式,通過回憶的形式寫出了小作者的父親當年艱苦求學的
經(jīng)歷,表現(xiàn)出父親
勤奮好學、不畏艱辛的可貴
精神。結(jié)尾處的總結(jié)恰到好處,點明中心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