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
我來到了
草原。
人說看景不如聽景,然而,當看到那一望無際的
綠色時,我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此前所有對于草原的
美麗遐想,此刻都顯得無比局促、狹隘。草原的美已遠非語言和想象所能及,它完全超出了我的預(yù)期,美得驚心動魄!
這樣的
感受,迄今為止我僅有過三次:
第一次是在很小的時候,站在屋頂仰望那深邃的
星空;第二次是九歲那年,我站在海邊,呆呆地看著天和海在視線的盡頭相接;這是第三次。
而此刻,在我眼前呈現(xiàn)的是怎樣的一幅畫卷!滿眼的綠,嫩綠、深綠、青綠、蒼翠——凡是能想到的綠,一應(yīng)俱全,各有特點,各有
風韻,但有一點卻那么一致:都綠得那么
干凈,那么滋潤,如同溫潤的碧玉,讓人一望就能感到難以言表的愜意和舒適。
天空如嬰兒的眸子一般純凈,如海
水一般湛藍。地上那無邊無際的綠在風中活了過來,如同喧囂涌動的潮水,漫過了
山坡,和清澈的天空相接,卻又涇渭分明。山坡為天空鑲上了一道翠綠的裙邊,那流動的曲線,如一條綠蛟,舒展修長的軀體,蜿蜒游動。
草原上的
云是那樣低,仿佛抬
手即可撕下一片。與我的
家鄉(xiāng)不同,這里的云好像已不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
存在,而是一個真正的實體。不知是什么
力量,讓那些小小的水滴在空中如此緊密地相擁在
一起,幻化出如
夢如幻的仙境。有時云上突現(xiàn)擎天一柱,巍然上指,似乎要撐起天上的仙闕瓊閣;有時云下忽生四足,變成一只蓬松的綿
羊,慵懶地打著盹兒;有時一大朵云飄來,為旅人遮住頭頂?shù)牧胰,又向下伸出手,仿佛即?a href='http://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zuowen/yongbao' target='_blank'>
擁抱遠方的來客。在這里,我好像與自然心意相通。周圍的一切都讓我覺得,這兒是離自然最近的地方。
汽車在無盡的草原上奔馳,在羊腸公
路上轉(zhuǎn)過幾個彎,另一幅壯美畫卷迤邐展開:綠色的潮水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金黃色的海洋。
家鄉(xiāng)的油菜
花早已開敗,而在這北國的一隅,無數(shù)的油菜花才剛剛吐露芬芳。
大自然如同凡高附體,絲毫不吝惜它的顏料,在綠色的畫布上酣暢淋漓地大塊涂抹,盡情揮灑。這黃色,如同一片燎原的烈焰在舞動。它只求一個過癮,一個痛快。它是那么美,美得恣肆汪洋,美得鋒芒畢露,美得理直氣壯!
遠處,
星星點點的白花綻放在草原上——那是蒙古包。牧民騎在馬上,竟如走路般自如,時而信馬由韁,恰似閑庭信步;時而躍馬揚鞭,縱情奔騰馳騁。揮起長長的鞭兒,趕著羊
群爬上山坡。笨笨的羊兒們擠作一團,“咩咩”吵嚷個不停。奶
牛們則三五成群,靜靜地伏在地上,安閑地嚼著草,世間的一切仿佛都與之無關(guān)。胖胖的土撥鼠立起身子,小腦袋警覺地左右看個不停。偶爾會看到鷹在天空翱翔,長鳴一聲,四野俱靜,只留下風與它唱和。
遠遠地,傳來了蒙古長調(diào)那悠長曠遠的
聲音。那悠揚的旋律仿佛拉長了
時光,讓整個草原顯得愈發(fā)空曠。我的每個毛孔好像都感受到了青草的氣息。在這無邊無際的草原上,南音顯得柔弱無力,秦腔顯得太過粗礪,
京劇顯得有些吵鬧,只有長調(diào)能和草原完美地交融
在一起,使之更加廣袤更加美麗。
牧民家里升起了裊裊炊煙,將馬奶酒一飲而盡,大口吃著噴香的羊肉,在馬頭琴的伴奏下,蒙古姑娘翩翩起舞,蒙古漢子舒展歌喉——這就是蒙古人千百年來沉醉其中的
美好生活。
紅撲撲的臉頰,黑黝黝的皮膚,這是
陽光的顏色。粗礪的雙手,一道道皸裂的紋路,這是風沙的
吻痕。
這就是草原的兒女,這就是成吉思汗的子孫。他們的心中,燃燒著對草原火一般的
熱愛。
汽車繼續(xù)向無盡的草原深處駛?cè),風兒吹來了千百年前先民的詠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