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我和
媽媽來到了太倉弇
山園。對太倉人來說,弇山園是市內游的首選地。
王世貞以為“第居足以適吾體,而不能適吾耳目,計必先園”,因而與當時造園高
手張南陽合作在太倉城里最先建成了號稱“東南
第一名園”的“弇山園”。
弇山園為國
家3A級景區(qū),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歷史。如今,弇山園是一個免
門票的綜合性
公園。弇山園面積雖不大,但公園內有不少游樂設施,
特別吸引那些帶著孩子前來的家長。
來到園內,小
橋流
水、碧波環(huán)繞,亭臺樓閣,綠
樹成蔭的旖旎
風光,讓人心曠神怡。園內主要景觀有宋代
花綱石遺物“望海峰”,明洪武年開鑿的“通海泉”,元代大型“鐵釜”以及“墨妙亭”等。另有“弇山堂”、“嘉樹亭”、“小飛虹”等20多處景點。園內新建了花籃式觀覽車,雖比不上摩天輪,但可以俯瞰大半個太倉
城市風景。后門又榜為“瑯琊別墅”。
當然,我感
興趣的是弇山園的古典園林部分,主要位于靠近太倉縣府西
街的一側。與南園相比,弇山園的古典園林建筑規(guī)模小,占地面積不大,但是十分精致的。園中原有三山(西弇、東弇、中弇),一嶺、三佛閣、五樓、三堂、四
書室、一軒、十亭、一修廊、二石橋、六木橋、五石梁、四洞、四灘、二流杯。園廣七十余畝,土石占十分之四,水占十分之三,室廬占十分之二,竹樹占十分之一,旖旎風光,成為了探詢太倉古韻的重要
旅游景點。
自然景觀生態(tài)區(qū)為擴建所在地,原本無人文景觀,則通過挖河堆坡的系統(tǒng)工程,使
原來一馬平川、一覽無余的場地有了水面,有了高坡,有了大量的植被,形成了起伏,造成了曲折。那
綠色的空間,點綴的景點,讓游人流連忘返,有回歸自然之誘,有生態(tài)鄉(xiāng)野之趣。其主要景點有:盆景園、
四季山林區(qū)、大
草坡、飽山亭、先月亭、柳浪堤等。
在弇山園內
游覽,心曠神怡,留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