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尚且將《三國演義》中的趙
云作為
自己的初戀,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尚且把老子作為他的
偶像,并能夠流暢引用《
道德經(jīng)》中的語句,作為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難道不應該品讀經(jīng)典嗎?正如唐太宗所說:“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以為器,便為人所寶!碧铺谠员鹊V中金,勸魏征莫辭官,現(xiàn)
我比經(jīng)典為金,勸大
家品讀中國上下五千年之經(jīng)典,共同經(jīng)典我們的
人生。較早的文學著作《封神演義》中,太公姜子
牙受
師傅之托,下界幫助文王推翻暴瘧的商紂,在文王的必經(jīng)的渭
水河邊,他用直鉤
釣魚,且不用魚餌。后得文王賞識,終于推翻了商紂統(tǒng)治,建立了周朝。
姜尚釣于渭水,釣出一個賢德的周天子,經(jīng)典了他的人生。我們也應當從這個故事中
思考一些東西來經(jīng)典我們的
精神世界吧!
細細想來,除去為糊口而垂釣的人,釣者所為何來?釣一世之清名?釣萬古之霸業(yè)?釣
山林之幽?或者什么也不釣?只是接著釣的形式讓思想空靈而超然盡享脫俗之
美?反觀當下,很多人沒有理解釣的深刻內(nèi)涵,缺失了淡泊坦然之心,他們處心積慮,放長線釣大魚,釣金錢釣美女,
向往著所謂的至樂之境,可誰知往往被種種
誘惑拉入水中,與'餌'同亡。品讀經(jīng)典,悟人生之理,做'餌'的主人。
春秋戰(zhàn)國時的孔子雖然自己沒有寫“經(jīng)典”,但他的經(jīng)典思想長流于世直至今朝。甚至大家都公認為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笔蔷S護世界和平,保證世界局勢穩(wěn)定的重要法寶。品讀儒家經(jīng)典,的確可以使我們獲益匪淺,尤其是中庸之道與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理更是給人以無盡啟迪,正如郭沫若所說:“成熟是一種
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边@大概講述的是同一個道理吧。
讀《三國演義》,我們可以深知為人處世之原則和智慧;讀《紅樓
夢》,我們可以剖析自己及他人的情感;讀莫言的著作,我們可以了解人性的本質(zhì)......
有人自嘲:“四大名著,我只看過《西
游記》。還有,魯迅為什么姓周,太可笑了!”看來沒文化很可怕啊,完全與社會脫節(jié),如行尸走肉般在地上尋食度日,要之何用?
不讀經(jīng)典怎么能行呢?人生是需要一點經(jīng)典來使人生經(jīng)典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