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開卷未必有益”,并不是說不要
讀書,而是采取正確的讀書
方法。
如果只說開卷有益,那可知書有好書,也有壞書,甚至有“毒書”,怎能夠不加
選擇地打開就看呢?況且,那些《烏龍院》、《爆笑西游》、《冬至之
雪》之類的所謂漫畫書內容挺搞笑,好像挺對我們小學生的胃口,還有那些有關情殺、算命和惡意調侃
歷史人物的笑話的不良書籍,對我們小學生有什么好處呢?不但損害我們的
眼睛,還不利于我的身心健康,實在是不開卷為妙。
即使是上了正規(guī)書店也不能妥當,F(xiàn)在的書店受市場經(jīng)濟的
影響,競爭激烈,一些不法書商現(xiàn)在為了
賺錢喪盡天良,夾雜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是一些黃色書刊銷售。我們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不強,看到這類書經(jīng)不住
誘惑,甚至還會廢寢忘食,
手不釋卷。一旦迷上,便會走火入魔,
上課也沒意思,
成績會一落千丈。有的會模仿書中的人物,因此走上犯罪的
道路,所以開卷未必有益。
其次,再看看我國歷代的先賢大師,如果他們不是讀了思想健康,弘揚中華民族
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好書,而是讀了那些毒害人的壞書,他們能成名成
家嗎?漢代的思想家劉向
曾經(jīng)說過:“書猶
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彼脑挾嗝礈蚀_生動啊!書既然是一味藥,它就具備了兩種功能:一是良藥,勸戒
人生,醫(yī)治愚昧,向善向
美,服了就自然會藥到病除,使人清醒,品行高潔,
理想遠大;另一是毒藥,迷惑人性,使人更加愚昧,向丑向惡,使人狂妄,德行低下,胸無大志,甚至置人于死地。難道不是這樣嗎?有位哲人曾說過,能夠攝取必要營養(yǎng)的人,才是智者。因此我始終認為,在
閱讀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選擇書。堅決不讀有害的書籍,不可以好奇地什么書都讀。否者那樣的開卷非但無益,而且禍害無窮。
所以說“開卷未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