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
山,正所謂“
麻雀雖小,五臟具全”。就在這個遲來的
春天,
我隨
媽媽一同領(lǐng)略了那兒與眾不同的
風(fēng)采。
一上大巴,也許是受了春天那
生氣盎然的渲染,這位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周
奶奶”的周導(dǎo)游便迫不及待地為我們
介紹這黃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華岳之險,
西湖之
美它兼有的——武夷山。
兩天的行程便山
水相伴,
感受這春天精華的濃縮,自然創(chuàng)造的結(jié)晶。
春之水,黃龍崗。自踏進黃龍崗的那一步起,沒有噪亂的汽笛聲,取而代之的是連綿起伏的
鳥鳴和輕盈
春風(fēng)微微撫過
樹梢所發(fā)出的“沙沙”聲,你會感受到每一片葉,每一顆
草,每一朵
花,每一滴水,甚至每一寸泥土每一口吸入的附有春的空氣都會成為你的至
愛,它們的唯美與你融為一體,從前看過的那些著名藝術(shù)
家的作品,與這兒比起來,變得微不足道,似乎完美藝術(shù)就來源于這里。
春之山,天游峰!安坏翘煊,等于白游”。這是武夷山人給天游峰的贊譽,那天,
天空飄著
雨絲,八點整我們啟程進發(fā)天游峰。這里不是歷史的遺跡,只是自然的巧奪天工,一塊塊巖石仿佛是
大自然用巨大的斧頭劈出來,再用精細的美工刀雕刻而成,讓人被大自然的底蘊與
力量所震撼,果真不是徒有虛名。
不過體力有限,像我,在半山亭與同游的“七匹
狼”野餐,邊吃邊賞九曲溪,別有一番情趣。
春之游,九曲溪。武夷之魂在于九曲溪,已到此處,如不漂竹筏,乃
人生一大遺憾!我
手拿相機,與媽媽并坐于竹筏之首,視野開闊,一覽無
云,感覺輕松愜意,溪流驚而不險,水繞山轉(zhuǎn),石木相間,各具風(fēng)姿。待覽盡山光水色,意趣無窮。筏上同“船老大”說笑又為這淡抹的春色更添濃妝。
伴著周導(dǎo)游幾段民間小曲,武夷山之游結(jié)束了。回去
路上,我滿懷
好心情,順便還帶回一路春色……
本文布局清晰美觀,注重過渡句的使用,如“兩天的行程便山水相伴,感受這春天精華的濃縮,自然創(chuàng)造的結(jié)晶”承上啟下,使全文渾然一體。
語言的精煉流暢也顯示了作者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