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
父親的
背影劃過了
我記憶里一道辛酸的
風(fēng)景線。
驕陽似火,炙烤著大地。無情的
太陽摧毀了我
暑假一游的
美夢。
水珠確實也怕了這個熾熱的火球,不知鉆到哪個石縫乘涼去了,就連
樹啦、
花啦、
草啦個個無精打采,耷拉著腦袋,整個夏日一片死一般的
寂靜,一切毫無激情,由此讓人更加壓抑、窒息。
可這偏偏在這熱得連
知了都怕叫的天氣里,一個蒼老的背影劃破這熱的可怕的寂靜。只見他背著竹簍,往返于兩堆礦土間。他似乎毫不畏懼這似火的驕陽,猶如一座會走動的大
山,步伐是那樣的堅定、有力。他頭上滲滿汗水猶如斷了線的珍珠,滴答、滴答……落在地上便濺起了一朵
快樂的泥花,就像他臉上的
微笑般
可愛。
他——便是我的父親。
為了一天20元工錢而不辭辛苦的父親,由于
家道中落,他才迫不得已來背礦……
只見他裝的滿滿的一簸箕礦土,再將其端到背簍旁,借助腿的
力量,將簸箕使勁向起一蹭,雙臂使勁一抬一扣。將那沉甸甸的一簸箕礦土用比姚明扣籃還高十幾倍的難度倒進(jìn)了竹簍里,然后,再回去,再裝滿,再倒……直到竹簍裝不下時,他才蹬下身去,竭盡全力要背起來,他向前傾時,沒有把量好重量,連人帶背簍栽整個倒在地……但他又
艱難的爬起來,又去背。這一次,他拽住了旁邊的樹條,很吃力地站起來,
樹葉竟被搖得簌簌落了下來。他站起來了,吃力的又往上顛了顛,這才費勁的向前走去,他的腿微微發(fā)著顫,但臉上卻微微露出了笑容。做著如此沉重的體力活,他依然在微笑,我知道他的微笑是在告訴他
自己,他背起了
希望,背起了他的
責(zé)任。
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卻遮不住父親那勞累的
身影,那駝的背,佝僂的腰……
本篇文章運用了極其細(xì)致的描寫凸顯了人物特點——父親的駝背。這駝背上不僅負(fù)了背簍,更托起的是一個
家庭的希望和責(zé)任。文章語言細(xì)膩,用詞準(zhǔn)確生動,情感真摯自然。小作者對于景物描寫側(cè)面烘托人物這一
方法的運用更是得心應(yīng)
手。是一篇非常棒的習(x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