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有
登高的習俗,高
云就約了幾個
小伙伴去爬
山。
他們爬呀爬,終于爬到了山頂,山下的
美景盡收眼底。高云指著山下銀光閃閃的湖面和古色古香的建筑對伙伴說:“看到?jīng)]有?那里就是翠園。”
李霄提議道:“那里就是翠園,不如
我們進園玩玩吧!”
“我們快去!”伙伴們歡呼著下了山。
大
家一
路高歌一路跑,誰知走錯了道,來到了翠園的后
門。大家左看右看,發(fā)現(xiàn)沒有圍墻,也沒有人賣票。
大家正準備
開心進園,張諾忽然說:“等一等,門口貼了張告示,我們?nèi)タ纯瓷厦鎸懥耸裁窗!?br> 伙伴們聽說有告示,就擁
過去看。只見告示上寫著一行字——“閑人等不得在此進園”——貼出有些時日了,字跡有些模糊。
張諾說:“看,人家不讓我們進園,我們就不要進去了吧!”
李霄一聽張諾這么說,十分掃興:“你怎么知道人家不讓我們進園呀?”
“告示上不是說得明
明白白了嗎?‘閑人等,不得在此進園’!
李霄急了,責問張諾:“你怎么能這樣讀呢?應(yīng)該是‘閑人等不得,在此進園’嘛!我們是不是‘閑人’呀?是不是‘等不得’了呀?喏,‘在此進園’。”
高云哈哈一笑,附和道:“我們快進園吧!人家說得多明白呀,就是說,你們等在此地進園了!”
……
我們幾個“小文人”關(guān)于這個“標點”討論結(jié)束后,哈哈一笑,甩甩袖子,還是老老實實從正門買票進園了。不過,你們看,一個逗號的位置不同,意思就不一樣。人家明明是不讓人隨便在此進園的,卻變成讓人隨便在此進園了。讀了這個小故事,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更加重視標點符號的用法呀?
◆江蘇射陽縣新洋農(nóng)場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