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好景。大年初一,
我回到了久違的
家鄉(xiāng)。
清早,在
陽光還未親臨大地時,我們一家三口便坐上了車,駛向
故鄉(xiāng)的
路——那個古樸的村莊。
此時,微
風中攜帶著絲絲寒意。又是個霧氣濃濃的
早晨,晨風習習,瓊枝帶露,這里的霧白得驚艷,白得樸素。它白中略灰,白里泛青,沉睡在青
山秀
水之間,汲取了山間
草木的秀氣,像白紗,似有似無,似真似幻。這里的霧濃得深,濃得純。它絲毫沒有城鎮(zhèn)中那股嗆鼻的煙味,打開車窗,吸入一絲霧氣,清涼清涼。
車掠過了那棵標志性的古
樹。我回頭望了一眼,那棵大樟樹,早已有上百年了吧,它是那么安詳,那么沉穩(wěn)地矗立著,粗壯的枝干是那么有力,不斷地向外延伸。枝干上掛滿了
綠葉,哪怕是冬日,
樹葉依舊綠得蔥蘢,綠得驕傲。樹下的綠草野
花不知枯榮幾回,樹旁嬉戲的孩童、乘涼
下棋的老人不知更換幾輪,唯獨它,依舊默默
守望著它身旁的村莊,看著村莊的興衰。它身上,仿佛訴說著年輪滄桑。
故鄉(xiāng)的山還在緩慢地后退,像是黛綠的翡翠連在一片,又漸漸散開,遠遠望去,深綠的山林在霧氣飄渺中顯得深青,像是一幅
江南水墨畫,似用水渲染過,那邊濃這邊淡;又像是用工筆勾勒出的中國畫,輕重適宜。連綿的山一座接著一座,像連著的畫卷,又似攪亂的絲帶,剪不斷,理還亂。
下了車,霧薄了不少,呼吸著清新空氣,我還未去探望
爺爺奶奶,便徑直走向河邊的小路。撥開密密層層的雜草,顯現出一條僅容兩人并排走的小路。小路蜿蜒,路面上是不齊的石頭,凹凸不平。偶有干枯的枝葉鋪在其間,踩上去一陣“噼啪”響,像極了兒時在村頭放的
鞭炮聲。兩側是干枯的蘆葦錯亂地交織著,像一幅空中圖畫。
沿路走來便可聽到兩旁潺潺的流水聲。這條故鄉(xiāng)的內河沒有碧玉那般無瑕透澈,卻綠得
可愛,它靜靜地流淌著,唱著
前進的交響樂。即使是無風情況下,它也總能那么歡快,“咕咕”向前走。
身后時不時傳來幾句地道的
方言,
家鄉(xiāng)的人總是那么
熱情,不斷地向每個進村的人打著招呼。忽然,我聽到一句
熟悉的
聲音向我奔來,我猛地回過頭。
我向至親的老人們走去,向
童年美好的
記憶中走去,在那兒,我可以領略到
溫暖的故鄉(xiāng)的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