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都察院長王廷相曾對新御史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轎夫穿了雙新
鞋,恰巧正是
雨后,他開始時還小心地挑
干凈的地面落腳,但后來不小心踩進(jìn)泥
水后,就不再顧及新鞋了。
這個短小精悍的故事表明,凡事要慎初。任何事物的發(fā)展
變化,都有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因此,任何時候都應(yīng)保持清醒的頭腦。但是,一次并不代表永遠(yuǎn),即使有過初次的不慎重,只要
堅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則,堅持潔身自好,依然能展現(xiàn)完滿的人格。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痹娙颂諠摚苍鵁嶂杂诠賵,也曾
夢想在仕途上一展抱負(fù)。在當(dāng)了彭澤縣令,踏入腐朽官場的“泥潭”后,才真正意識到官場黑暗。但他沒有像那位轎夫一樣就此陷入泥淖,而是毅然抽身,辭官回鄉(xiāng),
保護(hù)了他略有瑕疵的“新鞋”。他
堅守了內(nèi)心的準(zhǔn)則,“出淤泥而不染”,悠然吟出“采菊東籬下”的那份恬淡
快樂,用一首首精致的田園之詩涂抹
人生的畫板,在歷史長河上蕩出道道動人的漣漪。
一股不羈的
風(fēng),挾著大漠的黃沙,踏上大唐廣闊的江
山。毫無疑問,
李白的且歌且飲給本已華貴的大唐文化更添豐厚一筆,他的詩句,生動了大唐山水。太白天生豪氣狂放,似一陣風(fēng),永不停下那放達(dá)的
腳步。即使身處世俗之間,也出淤泥而不染,不拘一格,守著
自己的豪情傲骨,舉
手投足都帶著一絲狂傲,一份詩意,一縷醉意。飄然的衣袂隨之?dāng)[動,高歌的口中留有酒香,
隨性的筆觸放任一揮,便使那浩大的
文字殿堂盡染金燦光華。他,來自于那片金燦,夜夜凝望,最終也歸于那片金燦,抱月而眠。他的一生,堅守
個性,堅守澄凈,充滿
自由的詩意。
“出淤泥而不染”,是無數(shù)哲人雅士共同的
追求。
莊子,是一棵
孤獨的
樹,是一棵在深夜孤獨地看
守心靈
月亮的樹,在污濁的天下依然心如明鏡。
汨羅江畔,有屈子不朽的
身影,浮沉亂世,不染塵埃,讓流水蕩滌黑暗,在岸邊香
草上留下
愛國情思和幽幽淚光。
…………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币虼,即使身在污濁的
環(huán)境,也要拭去塵埃,保持心境的澄凈,而不應(yīng)似那轎夫的做法,就此淪落。
“出淤泥而不染”,應(yīng)成為處世的準(zhǔn)則。它是對
心靈的契約,對人格的堅守。潔身自好的
生命,定能在歷史的長卷上留下一抹清香。
立身處世該如荷
花,不染泥垢,清麗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