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
剛剛好,看到你幸福的樣子,于是就幸福著你的幸福!}記
假日的午后,有些閑散,有些無聊,就打算出去散步。父親本想跟我一起出去,但早已“獨立”的我怎么會愿意和父親一起散步呢?我就自己一個人走著。走著,走著,有些寂寞,有些失落,偶爾聽到幾聲鳥鳴,抬頭望去,卻不見鳥的蹤跡,而思緒卻伴著這未知的鳥兒撲閃著到了遠方。
小時,依賴母親,卻愛跟著父親出去玩。母親愛帶著我去購物或是見幾個朋友,而父親卻愛帶我嘗試些新鮮玩意兒。走在路上,好動的我常去路邊踢幾塊石頭,拽幾片樹葉,或是自娛自樂地在地上的磚瓦上跳格子。但我不管怎么動,始終是跟著父親的,來回環(huán)繞在父親身邊。父親踱著步,但目光始終是跟著我的,偶爾看我跑遠了,就快步子跟上我。我似乎在跟著父親,父親又似乎在跟著我。
我是從何時不愿跟著父親了呢?已然忘卻,但父親卻還跟著我許久。那時出門上學,不愿讓父親帶著,父親就說自己要出去散步。我們就這么一前一后走著,父親就這么不遠不近地跟著。父親不能跟得太緊,太近怕傷了我的自尊,不能離得太遠,太遠就看不到了。我經(jīng)過一個轉(zhuǎn)角,回頭望去,父親卻消失在我的眼簾。寂寞和失落漫上我的心頭,深深的不安感顫動了我的心。我站在那里靜等著,不一會兒,父親就從轉(zhuǎn)角走來,我的心安穩(wěn)了。我繼續(xù)保持與父親不遠不近的距離,近了會失掉自尊,遠了就看不到父親了。父親在我的后面,我時不時回頭望。父親似乎跟著我,我似乎跟著父親。
后來,我漸漸地習慣了寂寞和失落,也戰(zhàn)勝了不安全感,父親便不再跟著我了。
幾聲鳥鳴又在我耳邊響起,我的思緒飄了回來,我改了道,去尋找父親。我遠遠地望見了父親,他與奶奶在散步。父親跟著奶奶,時不時與她交談,奶奶滿目慈祥,在那一刻,父親在跟著奶奶,奶奶似乎也在跟著父親。我跟了上去,同他們一起走。奶奶佝僂著,爸爸的背也駝了,我挺直著背。陽光下,奶奶的影子依著父親的影子,父親的影子依著我的影子。
微風拂過,帶來陣陣清爽,父親和奶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剛剛好,看到你幸福的樣子,于是就幸福著你的幸福。
到我了。
親情是人類永恒的皈依,是我們幸福體驗的重要來源。這里書寫的是親情一角中的一個小動作:跟著!案,一個常規(guī)動作,一個幾乎每個人都有的體驗,卻也是常常被我們忽略的體驗。所以,本文近乎一種喚醒,喚醒潛藏在我們心底的某幀畫面,某個動作,某種聲音,而感動、沉思、幸福。
作者很懂寫作的藝術(shù)。文章后半部分“父親似乎跟著我,我似乎跟著父親”“父親在跟著奶奶,奶奶似乎也在跟著父親”兩句,成為本文的點睛之筆,讓我們想起了課本上學過的《散步》中的經(jīng)典句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里,父親、奶奶、“我”互相跟著,也好像就是整個世界。
讀著文章中這個有愛的動作——跟著,感覺真幸福;想著自己生活中這個有愛的動作——跟著,感覺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