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補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題目 廢墟 不能設想,古羅馬的角斗場需要重建,龐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吳哥窟需要重建。 這就像不能設想,遠年的古銅器需要拋光,出土的斷戟要鍍鎳,宋版圖書需要上塑。 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shù)亟唤o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蹋。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fā)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世界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太偽詐了。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并非所有的廢墟都值得留存。否則地球將會傷痕斑斑。廢墟是古代派往現(xiàn)代的使節(jié),莊嚴地保持著派出者的習俗和服飾,不敢輕易地入鄉(xiāng)隨俗。使節(jié)總是稀少的,經(jīng)過君王的挑剔和篩選。使節(jié)負有沉重的使命,不負使命的來往者才是使節(jié)。當代的瓦礫堆不是我們所說的廢墟,古代的曠野也不在我們關注的范圍,廢墟是祖輩曾經(jīng)發(fā)動過的壯舉,會聚著當時當?shù)氐牧α亢途狻K槌升W粉的遺址也不是廢墟.廢墟中應有歲月堅硬的斷柱的殘片,廢墟能提供破讀的可能,廢墟散發(fā)著讓人留連盤桓的磁力。是的,廢墟是一個磁場,一極連著古代,一極連著現(xiàn)代,心靈的羅盤在這里具有強烈感應。失去了磁力就失去廢墟的生命。它很快就會被人們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繕都屬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跡地加固,再苦心設計,讓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觀看。這種勞作,是對廢墟的恩惠。全部勞作的終點,是使它更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廢墟,一個人人都愿意憑吊的廢墟。修繕,總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損壞。把損壞降低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廢墟修繕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連廢墟也沒有了,重建一個來實現(xiàn)現(xiàn)代人吞古納今的宏志,好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現(xiàn)代建筑家的古典風格。沿用一個古名,出于幽默。黃鶴樓重建了?梢匝b電梯;阿房宮若重建,可以作賓館;滕王閣若重建,可以辟商場。這與歷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廢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議,千萬保留廢墟,傍鄰重建。在廢墟上打地基,讓人心痛。 不管是修繕還是重建.對廢墟來說。要義在于保存。圓明園廢墟是北京城最有歷史感的文化遺跡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鏟平,造一座嶄新的圓明園,多么得不償失。大清王朝不見了,熊熊火光不見了,民族的郁憤不見了,歷史的感悟不見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殘夢。但是,收拾起來的又不是前夜的殘夢,只是今日的游戲。 分三條概述作者對待“廢墟”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