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起義紅三連是哪支部隊 黃麻起義爆發(fā)的原因
黃麻起義(Huangan-MachengUprising)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湖北省黃安、麻城兩縣農民舉行的武裝起義。
潘忠汝任總指揮,戴克敏任黨代表。1928年1月,鄂東軍在黃陂木蘭山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吳光浩任軍長,戴克敏任黨代表。
事件經過
1927年11月13日,中國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麻城三萬余名農民自衛(wèi)軍和義勇軍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攻打黃安縣城,打響了鄂豫皖地區(qū)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正式成立了黃安農民政府,組建了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史稱“黃麻起義”。
黃麻起義及其后的革命斗爭,造就了一大批杰出革命人才。其中從黃麻起義走出的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有4位,開國將軍25位(含大將2位、上將6位、中將6位、少將11位);而作為黃麻起義策源地的紅安縣,則不僅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qū)域和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而且產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共和國主席和61位將軍(其中上將8名、中將10名、少將43名),捐軀的革命群眾10多萬,犧牲的有記載的烈士2.2萬,因而是全國第一“將軍縣”和著名“烈士縣”。
黃麻起義不僅用鮮血和生命燃起了大別山工農武裝革命的烽火,也在起義及其后的斗爭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麻起義革命精神。這就是:緊跟黨走,信念堅定;不畏強敵,拼搏圖存;求真務實,勇于創(chuàng)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無私奉獻,艱苦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