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小學各學科知識都面臨著巨大的改革壓力和挑戰(zhàn),以“小學語文”為例,教師長期使用的都是比較單一的教學方式,長遠看來,不僅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同時也難以滿足新課改的要求。為此,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才能在新時代背景下,促使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實現(xiàn)更加有效的開展”,本文將針對這一相關內(nèi)容進行淺析。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有效開展;進行淺析
一、 引言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知識,一直以來都備受重視,但是在新時代背景下,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始受到了劇烈的沖擊,其實也是為了在滿足新課改需求的同時,能夠有效培養(yǎng)一批素質(zhì)型的社會優(yōu)秀人才。為此,針對“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這一主題內(nèi)容進行淺析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有效開展的意義
1. 滿足新時代的發(fā)展理念
新時代背景下,人才培養(yǎng)理念也開始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雖然在應試教育中出現(xiàn)了很多優(yōu)秀學生,但是他們多數(shù)存在有“高分低能”的問題,其實和我國的素質(zhì)人才培養(yǎng)理念是背離的。
面對這一現(xiàn)狀,促使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實現(xiàn)有效開展,相應的,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也將發(fā)生變化,為此也更利于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社會人才,并且還能有效滿足新時代的發(fā)展理念。
2. 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想要促使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實現(xiàn)有效的開展,教師必定會采用更加科學且有效的教學模式,而這其實也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吐魯番的葡萄溝》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會借用信息技術手段展開教學,并在課文導入之前,播放新疆原創(chuàng)歌曲《甜甜的葡萄溝》,由于整首歌曲具有十分強烈的民族韻味,而且還蘊含有濃郁的民族情感,因此也更加容易讓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而這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實現(xiàn)有效開展的表現(xiàn),同時也能有效激發(fā)起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三、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如何實現(xiàn)有效開展
1. 促使教學內(nèi)容和生活實際有效結合在一起
語文這門學科知識本身和實際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為了促使相關課程教學活動能夠實現(xiàn)有效開展,教師則可以將課本教學內(nèi)容和生活實際有效結合在一起。
比如:在教學《雨后》這篇閱讀文章的時候,結合全文描繪的雨后孩童踩水嬉戲的情景,再考慮到很多小學生都比較喜歡玩水,甚至是有過類似的體驗,此時教師就可以盡量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廣場噴泉邊玩水,或者是在游泳池里玩水的場景。
又比如,在教學《奶奶的白發(fā)》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課后有一個問題,即思考“奶奶的白發(fā),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這句話的含義,對于語文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則是存在一些難度的,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平時你的奶奶是怎樣照顧你的?”……此時,小學生則更能深刻體會到文章中這句話的含義,從而也將理解到長輩對于自己的關心和疼愛。
2. 將音樂元素有效融和到語文教學之中
促使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實現(xiàn)有效開展,教師就必須要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目前取得了比較良好教學成效的,即是將音樂元素有效融和到語文教學之中。
比如:教學《失蹤的森林王國》這篇課文的時候,在正式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一個情景——森林王國美麗富饒,鮮花四季開放……而為了讓學生深入且真實地體會到森林的美麗,首先要求學生們都閉上眼睛,然后再通過配樂讀課文的形式,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場景的合理化想象,當學生們聽完教師的配樂朗讀之后,則能進一步體會到大森林的魅力所在。
整體而言,教師在語文課文閱讀中巧妙運用音樂,實際上也是抓住了學生想象力豐富這一特點,進而再趁機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以刺激,最終也就能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了。
3. 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在實現(xiàn)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活動方面起著不言而喻的作用,事實也多次證明,學生如果能夠身處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他們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都將得到較為有效的增強。
以《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詞教學為例,鑒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從這短短幾句詩詞中,還無法深入領會到詩人所蘊藏的情感,所以教師就可以借助相應的多媒體技術或者手段播放相關的場景圖片、視頻,學生不但能易于融入其中,而且也能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而滿足最終的有效教學目標。
又比如,在教學《鄭和遠航》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鄭和遠航的歷史等相關知識。在教學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將鄭和航行的路線表示出來,看誰速度最快且最準確?偠灾,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接受教學,無論是學習效果,還是教學效果,都將得到最大化程度的提升。
4.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21世紀是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化迅速發(fā)展的時代,在新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技術也被廣泛地運用到了低年級的語文識字教學課堂中,這不僅提高了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效率,而且也促使教學活動開展實現(xiàn)了有效性。
比如:教師在教學生“云、霧、霜”……這類景象字的時候,即便是通過語言進行詳細的描述,小學生也是難以理解其中含義的。然而,通過多媒體將這些景物制作成生動形象的PPT圖片進行播放,小學生的視覺將因此受到刺激,從而也將加強對“云、霧”等字的拼讀,書寫等印象。
由此可見,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字和情景結合在一起,則使得學生更容易做到看到場景就想起所學的字。
四、 結語
語文這門學科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想要獲得有效開展,教師就必須要發(fā)揮自身的能動性,并且使用更多趣味性、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當前的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才能實現(xiàn)突破,并有效提高小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且最大化程度上滿足新課程教學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夏進伏.淺析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途徑分析[J].東西南北:教育,2016(7).
[2]李蘇炯.淺談促進小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下,2015(10).
[3]丁軍輝.對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反思[J].考試周刊,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