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加入適當?shù)挠螒蛴欣谂囵B(yǎng)學生的興趣,但是在游戲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游戲旁觀,游戲起哄,游戲開小差,游戲后遺癥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教師應該講清楚游戲規(guī)則,正確運用獎勵和懲罰,游戲設計要創(chuàng)新,數(shù)量要適當,這些都要求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游戲;問題;對策
一、問題
在運用游戲的過程中,往往重游戲,輕管理,低效能,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在游戲運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弊端。許多同學由于對游戲不感興趣,或者由于思想上的另類而不參與游戲也不能很好地投入到課堂游戲中。有調(diào)查表明,游戲中所存在的問題大致有下面幾種。
1.游戲旁觀。在游戲的過程中,有時候并不是每個同學都可以參與到游戲中,常常會有一個或幾個同學對游戲漠不關心,這就是游戲旁觀者。例如有教師在教顏色這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記憶,設計了一個“What’s missing ”的游戲,學生們對此很感興趣,整個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但是在角落里有一個小男孩并沒有參與到游戲中來,當其他同學不亦樂乎的“red”,“ blue ”,“yellow” 說個不停的時候,他只是沉默,教師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學生都玩的開心的游戲,而他卻游離在其之外,這樣導致他無法得到應有的語言訓練,體驗游戲的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導致學生游離于課堂游戲之外的原因有幾個,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對游戲不感興趣,覺得游戲比較簡單,不屑玩。另一方面是因為小學生本身的害羞心理,他們害怕在公開場合犯錯誤。
2.游戲起哄。許多教師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在游戲的過程中,當一些同學在講臺上進行游戲的時候,只要上面出現(xiàn)一點點小狀況,下面就會哄堂大笑,教師無法制止這種情況,直接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上面參與游戲的同學不知所措,他們不知道是不是該接著游戲,就算他們接著游戲,那游戲的效能也會大打折扣,從此以后,他們會對游戲產(chǎn)生恐懼心理,再也不敢參與,生怕被別人笑話。下面哄堂大笑的原因就是因為存在游戲起哄者,這些同學往往不參與游戲,在下面做小動作,或者看上面的同學“表演”,只要上面出現(xiàn)一點小狀況,他們就開心的手舞足蹈。往深處想,這些同學不參與游戲而選擇在下面“挑刺”,原因也是對自己不夠自信,他們不敢參與游戲,怕出錯誤讓別人嘲笑。于是他們選擇寧可呆在下面看別人出錯也不參與游戲。
3.游戲后遺癥。在游戲結(jié)束之后還存在一個游戲后遺癥的問題。所謂游戲后遺癥,就是指在游戲結(jié)束之后小學生們的情緒還處于游戲的興奮狀態(tài)中,而不能安心的進行下面的學習。盡管老師已經(jīng)反復強調(diào)游戲結(jié)束,但是他們依然唧唧喳喳,老師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維持紀律,這必定就會影響教學進度。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首先就是游戲中所用的教具。一般教師都會在游戲結(jié)束之時,把這些教具作為戰(zhàn)利品分給學生,認為這是對學生的獎勵,恰恰忽略了最主要的一點,學生獲得了老師的獎品后太過興奮,而同時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教師可以采取精神獎勵取代物質(zhì)獎勵的辦法,如果一定要物質(zhì)獎勵,那么具體時間應該安排在課后而不是游戲結(jié)束后;其次是游戲安排的不合理。一個成功的例子就是一位教師在教動詞詞組時設計了一個“l(fā)isten and act”的游戲,讓學生表演,“jump high” “sit quietly” “run fast” “dance beautifully” 等詞組,他們玩的開心,最巧妙的就是教師把“sit quietly”放在最后一個表演,并說:“這是我們表演的最后一個動作了,同學們會做好嗎?”“會!”于是老師就說:“Sit quietly”,全班同學就安靜的坐在了座位上。教師便可以開始下面的教學計劃了。
二、對策
面對上述在游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導致游戲的參與度低,效能低,游戲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在此,筆者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些意見。
1.教師必須講清游戲規(guī)則。教師是游戲的組織者。游戲的規(guī)則必須講清,有新教師會由于緊張過度或者備課不足在課堂上講不清楚規(guī)則,下面的學生不知道該怎么做。有教師在教一年級的學生時設計了一個游戲,當他介紹游戲規(guī)則時說“同學們,我們剛剛講完句型,F(xiàn)在我們來做一項課堂活動,每組的第一個同學到我這里來,我告訴你們一句話,然后你們回去傳給下一個同學,第二個同學再往下傳,咱們看看哪一個組傳的又快又準?”當時下面的情況一團糟,小男孩在下面打打鬧鬧,小女孩在發(fā)呆左顧右盼。雖然游戲規(guī)則已經(jīng)被講的很清楚,可是為什么沒有預期的效果呢?如果這位教師將這段冗長的解說改成親自演示,效果會好很多。另外,再介紹游戲時語言要盡量的口語化。那位教師在這方面就有所欠缺,在他介紹規(guī)則時,出現(xiàn)了句型、課堂活動等詞。一年級的小學生無法理解。低齡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較短,根本不會安靜的聽完這段冗長的講解,要有效的避免這種情況就要用口語化的講解配上親自的演示。
2.正確運用獎勵和懲罰。俗話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教師應做的是,全面了解全體學生的情況,關注他們參與英語活動的情況,當學生出現(xiàn)違紀行為后,要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于游戲中制造問題的那些學生,作為教師不能對他們采取過激的行為。有教師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位學生在和周圍的學生講話說“老師發(fā)現(xiàn)XX同學對這個游戲很感興趣,我們歡迎他來玩這個游戲好不好?”于是這個同學上臺完成了游戲,教師表揚了他。這位同學回到座位上就開始認真聽講了。其實很簡單,他在下面與同學講話,原因是他的內(nèi)心希望被重視。作為教師應該理解這種想法。但一味的獎勵是不行的,他會覺得老師善惡不分,做錯事也可以表揚;有的同學覺得獎勵不值錢了,也就不在乎了。這時獎勵就會起反作用。但巧妙地運用懲罰有時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有教師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一位學生游離于游戲之外,一直在下面和別的同學有說不完的話,教師說,“××同學,對游戲有什么意見和建議上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好嗎?”于是這位同學就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教師接著上課,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聽的很認真了。其實在教學過程中加入適當?shù)膽土P往往效果會比表揚好,具體該用表揚還是批評要看教師對學生的了接,獎勵也許只是適合于一部分學生,另外一部分可能就適合與批評。
游戲結(jié)束后,教師應注意總結(jié)?偨Y(jié)往往只需要幾句話,但是總結(jié)的作用卻不容忽視。首先,它可以對剛才的游戲起總括的作用,游戲不能白玩,是有目的的玩;其次,游戲的總結(jié)可以承上啟下,對上面的游戲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對接下來的新授內(nèi)容進行開啟;最后,總結(jié)可以將小學生的思緒拉回課堂現(xiàn)實中,讓他們知道游戲已經(jīng)結(jié)束。從而有效的避免游戲后遺癥情況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吳也顯.小學游戲教學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2]周建英.《競賽—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手段》.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2002年第七期.
[3]劉建清.《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研究》.《中小學外語教學》 1991年第1/2期.
[4]張曉玲、李月華.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的調(diào)查與思考[J].孝感學院學報.2004,7.
[5]魏華.小學英語游戲教學對教師的要求[J].學科教學探索.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