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物理教學中,有些學生不注重概念的學習,導致物理成為較難學習的學科.所謂的物理概念就是客觀事物的物理共同屬性和本質特征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如何形成、理解和掌握概念,是物理學習的核心.只有把物理概念弄明白了,才能掌握物理規(guī)律.大多數(shù)物理規(guī)律都是和基本的物理概念相聯(lián)系的.物理概念里面包含著物理中的很多學問.
下面具體談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策略.
一、注重創(chuàng)設概念教學情境
說起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并不陌生,在很多學科中都用到這種方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快速融入到學習環(huán)境中.因此,創(chuàng)設概念教學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物理概念一般是比較抽象的.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很難理解物理概念.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個適應教學要求、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思考問題的物理環(huán)境,營造一種師生平等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創(chuàng)設概念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類比法、故事引入法、實驗法等.
例如,在講“物質的物理屬性”時,這一章屬于相對簡單的一章,但是包含了很多的物理概念.如,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作物體的質量;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物質狀態(tài)和地理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作這種物質的密度;等等.這些概念是學生都背過的,卻很少有學生真正地理解這些概念.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環(huán)境.以“物體的質量”概念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演示一個實驗,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學習興趣,并融入課堂活動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實驗自己得出有關物體質量的相關概念,促使學生理解概念.
二、深入理解概念的物理意義
物理概念是經(jīng)過一系列觀察、分析等思維過程建立起來的.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還不夠成熟.學生只有深入理解概念的物理意義,才能全面、深刻地掌握物理概念.學生只有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才能理解物理知識,對物理產生學習興趣.所謂的概念的物理意義就是指引入和建立該物理概念的原因,即它對物理學本身的發(fā)展有什么意義.
例如,在講“聲現(xiàn)象”時,涉及很多的概念問題.“聲音”是我們熟悉的事物,但是很少有學生去研究它的物理意義,而只是簡單地記憶它的概念.面對這種熟悉的事物,教師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講解.如,同學們,請你們猜一猜聲音是如何傳播的?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可以考慮一下,通過電話我們是如何聽到對方的聲音的?小組之間可以進行討論.通過這種提問的方法,不僅結合了生活實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討論后,可能有的學生說,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是通過說話振動產生的;等等.可能學生得出的結論不是很正確,但也是具有一定意義的.然后引入“聲音”概念,因此聲音的物理意義是通過振動產生的.
又如,在講“速度”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來導入新課.如,在轎車運動快、自行車運動慢這一事實的基礎上,告訴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運動距離的長短,引入“速度”的概念.因此,速度的物理意義就是為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通過這種理解物理意義的方法,能夠使學生準確地把握物理概念.
三、活化概念的理解與運用
在物理教學中,“學以致用”是教學目標之一.當學生初步形成概念之后,教師必須及時給他們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引導學生把抽象的概念“返回”到具體的物理實驗中,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概念的理解.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注意問題不要太難,要適合學生的學習進度,盡量找一些典型性、靈活性的概念試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例如,在講解有關概念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出一些填空題,將關鍵詞空出來.比如,聲音是由產生的;聲音靠傳播;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是;聲音的三要素是;速度的物理意義是;等等.通過這些填空題,教師能夠掌握學生對物理概念的學習情況.那么,如何掌握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情況呢?這時教師可以采用選擇題的方式,多設置幾個易混淆的選項.
總之,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不能片面強調概念教學的科學性,而忽視概念教學的階段性.概念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有階段性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優(yōu)化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