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 經(jīng)典美文 | 精短美文 | 山水美文 | 生活隨筆 | 現(xiàn)代詩歌 | 短篇小說 | 哲理小故事
 欄目類別:經(jīng)典美文

靜默草原

  更新時間:2017/5/19 16:41:00  瀏覽量:1420

  誰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呢?

  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回頭向后了望,都是一樣的風(fēng)景:遼遠而蒼茫。人難免為這種遼遠而驚慌。

  在都市里生活,或是尋訪名山以及賞玩江南園林的人,都習(xí)慣于這樣的觀察:眼光的每一個投射處,都有新景物可觀,景隨步移。

  然而草原沒有。

  蒙古牧人前瞻的時候,總是瞇著眼睛。他們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間哪一樣?xùn)|西,而是想在眼里裝填一些蒼茫。

  城里的人大睜著眼睛看草原,因而困惑。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腳下的草兒紛紛簇立,一直延伸到遠方與天際相接。這顏色無疑是綠,但在陽光與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錫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霧色中的淡藍。

  因而草原的風(fēng)景具備了看不到與看不盡這兩種特點。

  和海一樣,草原在單一中呈現(xiàn)豐富。草就是海水,極單純,在連綿不斷中顯示壯闊。

  有一點與海不同:觀海者多數(shù)站在岸邊,眼前與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沒有邊際,它的每一點都是草原的中心。與站在船上觀海的相異處在于,你可以接觸草原,撫摸、打滾兒甚至過夜,而海上則行不通。

  在草原上,遼闊首先給人以自由感,第二個感覺是不自由,也可以說局促。人,置身于這樣闊大無邊的環(huán)境中,覺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隱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二十世紀(jì)哲學(xué)反復(fù)提示人們注意自己的處境,在草原上,人的處境感最強烈。天,果真如穹廬一樣籠罩大地。土地寬厚仁慈,起伏無際。人在這里揮動雙拳咆哮顯得可笑,蹲下嚶嚶而泣顯得可恥。

  外來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來做。

  在克什克騰,遠方的小溪載著云杉的樹影擁擠而來時,我愿意像母牛一樣,俯首以口唇觸到清淺流水。當(dāng)我在草原上,不知是站著坐著或趴著合適時,也想如長鬃披散的烈馬那樣用面頰摩挲草尖。

  草原上沒有樹,所以即使有風(fēng)也聽不到嘯聲,但衣襟已被扯得飄展生響。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

  草原與我一樣,也是善忘者,只在靜默中觀望未來。

  [怦然心動]

  在遼遠而蒼茫的草原面前,凡人和凡景都顯得那般渺。喝穗y免為這種遼遠的蒼茫而驚慌,而景隨步移的山水會顯得局促。在草原一色的偌大風(fēng)景面前,人似乎不可看,只可感受——草原的遼闊首先給人以自由感,連綿不斷的綠色無邊無際,任人馳騁;而無盡的草原又給人以渺小感,天似穹廬,草地?zé)o垠,人在此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如作者所言“人在這里揮動雙拳咆哮顯得可笑,蹲下嚶嚶而泣顯得可恥”。此情此景,人不如讓自己與草原合為一體,或是像母牛一樣,俯首以口唇觸到清淺流水;或是如長鬃披散的烈馬一般,用面頰摩挲草尖。在草原面前,人變成了自然之子,敬畏天地,靜享其中……

 上一篇:冷月鐘笛
 下一篇:風(fēng)雨
 會員投稿推薦
 經(jīng)典美文推薦
 短篇小說推薦
 詩歌推薦
 精短美文推薦
 山水美文推薦
 生活隨筆推薦
CopyRight @ 2007-2015   美文網(wǎng)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