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旅行者在行進的途中,突然改變了原來選定的路線,決定抄近道前往目的地。沒想到,他在穿越那片很是平坦的草地近道時,沒走幾步就被什么東西猛地絆了一下,把他實實在在地摔了個嘴啃泥。這位旅行者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主兒,要不,他也不能獨自旅行。對此,他也沒太在意,摔倒了爬起來繼續(xù)往前走,可沒走幾步,又結結實實地摔了個大跟頭。他想,今天邪了門了,硬是被平平的草地絆倒。這次,他沒著急爬起來,而是趴在那里昂起頭來觀察四周的情況。原來絆倒他的是一個草環(huán),那是一種叢生的植物,用瘋長、極柔韌的藤蔓編織的一個很隱蔽的草環(huán),而且在他跌倒的周圍生長著很多這樣的草環(huán),行人稍不留意就會被絆一個大跟頭。待他站起來,將目光再往前一延伸,不由得大吃一驚——前方不遠處,掩藏在繁花綠草間的,竟是一個可怕的沼澤地。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轉到另一條安全的路上,他慶幸自己剛才跌的那倆跟頭,更慶幸自己在第二次跌倒之后找到了被絆倒的原因。屢站屢跌是小問題,但不察看清楚跌倒的原因而葬身于繁花綠草遮掩下的沼澤地就是大問題了。
走路是如此,創(chuàng)業(yè)豈不也是這樣?假如僅僅把一次兩次跌倒失敗看作是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有愚昧的味道了。知道怎么會跌倒失敗,并能認真總結出教訓的根本所在,那么,一兩次跌倒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讀中文系的談歌在大四那年,借了一筆資金,雄心勃勃地召集了幾個計算機專業(yè)的鐵哥們開了一家電子公司。但他開張沒多久,便在復雜的市場上敗下陣來,幾個助手一哄而散,只留給他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風華正茂的他,毫不氣餒,在哪里跌倒要在哪里爬起來。于是,他又向親朋好友借了幾十萬。時間不長,人們又聽到他開張的鞭炮聲。但實際運行的結果與前一次跌倒失敗沒有多大區(qū)別,僅僅維持了三個月,幾十萬元的資金就被自己的雄心壯志打飛了。
其實,任何跌倒失敗都有其原因,偶然因素也有它的道理,絕對不能因為偶然因素就小覷它的價值所在?v觀橫看任何一個成功的軌跡,尤其是少有跌倒失敗教訓的成功人士,無一不是“跌倒了并不急于爬起來”的典范。比爾·蓋茨如此,李嘉誠如此,李彥宏如此,柳傳志等等都是這樣,F(xiàn)在有些朋友過于相信“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趕緊爬起來”的話,甚至受這句話的影響過深。不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趕緊爬起來”,是一句鼓舞失敗者克服心理危機的重要的話,這與人們常說的“沒事,時間還長著呢”的話,沒啥兩樣。這里的根本問題,不是時間長短問題,而是克服危機,是他(她)自身有沒有信心支撐的問題!靶判摹睆哪膬簛?不是你一句鼓勵的話就能真正起作用的,而是提醒他(她)應該觀察,分析失敗的原因,不然的話,與那位旅行者一樣,第一次摔倒,沒弄清原因,沒走幾步,又第二次摔倒。第二次摔倒把旅行者摔聰明了,他觀察、分析了絆他的叢生的草環(huán),并且他觀察到了前方不遠處的沼澤地——怪不得人們棄近道而繞行,實際上大有奧妙。比如目前我國的光伏產業(yè),確實危機四伏,但前途光明?汕巴竟饷髋c目前的危機四伏又絕對不是一個正常的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所能詮釋的,它是由致命短板造成的:比如中國有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技術上是否受制于人?原材料大部分需要進口,價格上能不能自己說了算,有沒有話語權?電網建設滯后,光伏項目建成后,發(fā)出的電能不能歸入大電網,若不能豈不是空耗?再說供電公司它也不會長時間做這虧本的買賣。假如,一些光伏產業(yè)企業(yè)“跌倒”了,不分析不觀察四周的“草環(huán)”,急于爬起來再干,那么,第二次摔跟頭,甚至第三次、第四次摔跟頭也是必然的。
什么都是一個理兒,只不過旅行與創(chuàng)業(yè)各自表現(xiàn)的形式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