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所大學邀請一位資產(chǎn)過億元的成功企業(yè)家演講,在自由提問時,一位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問:“我參加過多次校內(nèi)創(chuàng)業(yè),可是沒有一次成功,最近參加多次校園招聘也沒有一次獲得簽約機會。請問我什么時候才能成功,怎樣才能成功?”這位企業(yè)家沒有正面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講述了自己登山的經(jīng)歷。
這位企業(yè)家攀登的是海拔8848米高的珠穆朗瑪峰。由于登山經(jīng)驗不足,加上高原反應(yīng)很強烈,沒有控制好呼吸,氧氣消耗得很快。當他爬到8300米左右的高度時,突然發(fā)現(xiàn)有些胸悶,原來氧氣已經(jīng)不多了。此時,擺在他面前的選擇是兩個,一個是一邊往下撤,一邊向半山腰的營地求救,生命應(yīng)該沒有危險,但登頂機會就只能留到下一次;另一種選擇是,先登上頂峰再說。不肯輕易認輸?shù)乃x擇了后者。
當他爬到在8400米的位置上時,發(fā)現(xiàn)路邊扔了很多廢氧氣瓶,他逐個撿起來掂量。在8430米左右的一個路口,他撿到了一個有半瓶以上氧氣的瓶子?恐@半瓶氧氣,他登上了頂峰,并安全撤回了營地。
這位企業(yè)家的登山經(jīng)歷告訴我們,干事業(yè),就像登山,受挫時,不要輕言失敗,更不要輕易放棄,很多的時候,只要再堅持一下,成功就在下一個路口等你。
而有的時候,你覺得迷茫,是因為你還未悟得要領(lǐng),只要再堅持一會兒,你一定能打開通向它的任督二脈,從而分享到成功的喜悅。
有一位汽車推銷員,他在剛開始賣車時,老板給了他一個月的試用期。29天過去了,他一部車也沒有賣出去。最后一天,他起了個大早,到各個單位去推銷,到了下班時間,還是沒有人肯訂他的車,老板準備收回他的車鑰匙,告訴他第二天不要再來公司了。這位推銷員堅持說,還沒有到晚上十二點,我還有機會。
于是,這位推銷員坐在車里繼續(xù)等。午夜時分,傳來了敲門聲,是一位凍得渾身發(fā)抖的賣鍋者。賣鍋者是看見車里有燈,想問問車主要不要買一口鍋。推銷員看到這個家伙比自己還落魄,就忘掉了煩惱,請他坐到自己的車里來取暖,并遞上熱咖啡。兩人開始聊天,這位推銷員問,如果我買了你的鍋,接下來你會怎么做,賣鍋者說,繼續(xù)趕路,賣掉下一個,推銷員又問,全部賣完以后呢,賣鍋者說回家再背幾十口鍋出來賣。推銷員繼續(xù)問,如果你想使自己的鍋越賣越多,越賣越遠,你該怎么辦?賣鍋者說,那就得考慮買部車,不過現(xiàn)在買不起……兩人越聊越起勁,天亮時,這位賣鍋者訂了一部車,提貨時間是五個月以后,訂金是一口鍋的錢。
因為有了這張訂單,推銷員被老板留了下來。他一邊賣車,一邊幫助賣鍋者尋找市場,賣鍋者的生意越做越大,三個月以后,賣鍋者提前提走了一部送貨用的車。推銷員從說服賣鍋者簽下訂單起,就堅定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用戶。同時,從第一份訂單中,他也悟到了一個道理,推銷是一門雙贏的藝術(shù),如果只想到為自己賺錢,是很難打動客戶的心的。只有設(shè)身處地地為客戶著想,幫助客戶成長或解決客戶的煩惱,才能贏得訂單。秉持這種推銷理念,15年間,這位推銷員賣了一萬多部汽車。
當你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絕時,請對自己說,我還有機會,并且堅信,成功就在下一個路口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