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
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并且通過了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
《共同綱領》的頒布:
1、背景:
1949年秋,中國人民經過了—百多年的英勇奮斗,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人民革命的勝利。國民黨的軍事力量已經土崩瓦解,階級力量對比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革命即將獲得全國性勝利。革命勝利后將要建立—個什么樣的國家,如何把革命勝利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并且規(guī)定建國后的大政方針,作為全國人民共同遵循的準則,以便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把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這就迫切需要制定—部具有根本法性質的文件。
但在當時大陸還未全部解放,戰(zhàn)爭尚在進行;
反革命勢力還很猖獗,各項社會改革尚未開展;
社會秩序還不夠安定;
遭受長期戰(zhàn)爭破壞的國民經濟尚未恢復;
人民群眾的組織程度和覺悟程度尚未達到應有的水平;
因此,還不能立即召開由普選產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并且制定一部完善的正式憲法。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邀請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qū)、各民族以及國外華僑等各方面的代表635人,組成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在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2、內容:
除序言外,分為總綱、政權機關、軍事制度、經濟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7章60條。
、偎隙巳嗣窀锩膭倮晒,宣告了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統(tǒng)治的結束和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建立,規(guī)定了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
②它確認“中國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統(tǒng)—戰(zhàn)線的政權,而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以工人階級為領導”。
、鬯(guī)定人民代表大會制為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
、苄既∠蹏髁x在華的一切特權;
、軟]收官僚資本,進行土地改革;
⑤并且規(guī)定了新中國的各項基本政策和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3、作用和地位:
、儆捎谒(guī)定的是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基本原則及各項基本政策,并且由于它是由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制定的,因此,盡管它還不是一部正式的憲法,但不管從內容上還是從法律效力上看都具有國家憲法的特征,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②它是建國初期團結全國人民共同前進的政治基礎和戰(zhàn)斗綱領,對于鞏固人民政權,加強革命法制,維護人民民主權利,以及恢復和發(fā)展國民經濟方面起著指導作用。
、鬯脑S多基本原則在制定1954年憲法時都得到了確認和進一步發(fā)展,因而在我國憲政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4、摘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為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平、統(tǒng)一和富強而奮斗!
“國家政權屬于人民。”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國民的公德!
“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
“外交政策,以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zhàn)爭政策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