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答案網(wǎng)首頁 | 知識點首頁 | 語文知識點 | 數(shù)學知識點 | 英語知識點 | 歷史知識點 | 政治知識點 | 物理知識點 | 化學知識點 | 生物知識點 | 地理知識點 | 知識點梳理
 欄目類別:知識點 >> 高中 >> 歷史

魏源《海國圖志》

更新時間:2016/7/26 17:35:00  手機版

  魏源和《海國圖志》:

  魏源根據(jù)《四洲志》等書,又廣泛搜集中外文獻資料,編成《海國圖志》,它系統(tǒng)介紹世界各國人文情況,介紹并傳播西方先進科學技術(shù)。通過實踐和研究,魏源看到英國是當時中國最大、最直接的敵人,也是全世界最有“長技”的國家。他認為只有真正“知其情”、“知其形”才能“師夷長技”,才能最終制馭它。只要認真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中國完全可以抵抗外國侵略并戰(zhàn)勝敵人!逗鴪D志》是當時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詳實的著作,書中明確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皫熞拈L技”只是手段,御侮圖強才是主要目的。

  魏源: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陽人,道光進士。清代著名思想家。他于嘉慶末年曾在京向劉逢祿學習公羊?qū)W,后與龔自珍齊名,為經(jīng)世致用之學的代表人物,時人并稱龔魏。1825—1826年間,他受江蘇布政使賀長齡之聘,編輯《皇朝經(jīng)世文編》,并參與籌議漕糧、水利等工作。以后,他任內(nèi)閣中書,廣泛閱讀各種典籍文獻,較多地了解社會實際。鴉片戰(zhàn)爭時,他在兩江總督裕謙幕府,參與浙東抗英戰(zhàn)役,痛憤時事,著《圣武記》。他又依據(jù)林則徐的囑托,對照歷代史志將林則徐所編西方史地資料《四洲志》增補為《海國圖志》。在這部書中,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明確提出向西方學習。他建議制造槍炮輪船和其他“有益民用”的機器工業(yè)產(chǎn)品,加強海防,抵抗外國侵略,要求改革漕運減輕賦稅,兼顧商人利益。他的思想對近代維新變法思想有一定的影響。1853年太平天國軍進攻江南,逼近揚州時,魏源組織地主武裝進行對抗。1857年,他病卒于杭州。魏源除上述著作外,還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編》、《老子本義》、《詩古微》、《書古微》等。

  《海國圖志》:

  《海國圖志》,清魏源著。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作者在鎮(zhèn)江受林則徐囑托,據(jù)《四洲志》譯稿及中外文獻資料,于《南京條約》訂立后不久整理成書。1842年刻本50卷,1847年刻本增訂為60卷,1852年(咸豐二年)又擴編為100卷,刊于揚州。此書系統(tǒng)介紹了外國歷史、地理和科技知識,譴責投降派“夷兵不可敵”的賣國論及頑固派視堅船利炮為“奇技淫巧”的昏憒,對戰(zhàn)、守和外交策略提出很好的見解,并提倡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shù),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張。本書出版后影響很大,促使人們開闊眼界,了解世界,對后來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有一些啟蒙作用。此書出版后,很快傳入日本,對日本的維新運動也發(fā)生一定影響。

  師夷長技以制夷:

  魏源是中國近代史上明確提出向西方學習的人,他在《海國圖志·敘》中指出:“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所謂“師夷”主要是指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各國在軍事技術(shù)上的一套長處。魏源說:“夷之長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彼粌H主張從西洋購買船炮,而且更強調(diào)引進西方的先進工業(yè)技術(shù),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謂“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敵制勝。魏源明確地把是否學習西方國家“長技”提高到能否戰(zhàn)勝外國侵略者的高度來認識。他強調(diào)指出,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從反侵略立場出發(fā),以師夷為手段,以制夷為目的,表現(xiàn)了一種光輝的愛國主義思想。

  《海國圖志》的有關(guān)內(nèi)容:

  誠能大小增修,詎非軍國交便?戰(zhàn)艦有盡,而出鬻之船無盡,此船廠之可推廣者一;鹌饕嗖煌脚鋺(zhàn)艦也,戰(zhàn)艦用攻炮,城壘用守炮,況各省綠營之鳥銃、火箭、火藥,皆可于此造之。此外量天尺、千里鏡、龍尾車、風鋸、水鋸、火輪機、火輪車、自來火、自轉(zhuǎn)碓、千斤秤之屬,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是造炮有數(shù),而出鬻器械無數(shù),此火器局之可推廣者二。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濟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豈非形器之末,而睽渙取諸易象,射御登諸六藝,豈火輪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指南制自周公,挈壺創(chuàng)自《周禮》,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今西洋器械借風力、水力、火力,奪造化,通神明,無非竭耳目心思之力。以前民用,因其所長而用之,即因其所長而制之。風氣日開,智慧日出,方見東海之民,猶西海之民,云集而鶩赴,又何暫用旋輟之有?……

  人但知船炮為西夷之長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長不徒船炮也。

  《海國圖志》卷2

 初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高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CopyRight @ 2018   知識點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