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了江河,你還有
小溪;
放棄了
群山,你還有森林;
放棄了星海,你還有
月亮;
放棄了
藍天,你還有
白云;
舍得,有舍才有得,有時放棄是另一種
堅守的延續(xù)。
--題記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清晨朝露掛在嫩
草翠綠的尖葉上,小
鳥在林間的
樹林里嘰嘰喳喳的鳴叫。林間小溪嘩啦啦地流淌。一名兩鬢斑白的老人,背著竹簍,走在山間,清晨的微露沾濕了長袍。傍晚夕陽西下時,只見他悠然的哼著小調(diào),走在
回家的
路上,竹簍里裝著淡黃色的野
菊花,正如“山氣日為佳,飛鳥相與還”,沒錯,他就是田園詩人陶潛,他為了田園
生活放棄了為官,何嘗不是一種對心中
理想的堅守呢!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滾滾江
水,浪花滔天,白浪翻騰,微
風(fēng)拂面。一位長發(fā)冠束的男子臨風(fēng)而站,微風(fēng)掀起了他的白衣,滿頭青絲隨風(fēng)拂動,英姿勃發(fā)?晌竦拿纨,一臉的愁苦哀傷卻在白光中若隱若現(xiàn),像是痛恨小人的狡詐陰險,又像是在怨念楚懷王的荒淫無道,又像是哀嘆
自己“
美政”的難以實現(xiàn)。他就是“哀民生之多堅”的屈原。他雖然放棄了
生命,但卻深深地扎進人們的心中。他對生命的放棄何嘗不是對
執(zhí)著的堅守呢!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草屋一間,小
橋流水,一陣寒風(fēng)吹來,卷走了屋頂?shù)拿┎。一位白發(fā)老人跟隨在其后,一拐一拐的在在追著茅草,茅草渡過江飛到彼岸,有的掛在樹上,有的飄落在水中。小
小孩童歡喜地抱著草跑了。老人放棄了追趕,笑了,自己
失去了,卻為別人帶來了歡笑。沒錯,他就是因“烏臺詩案”遭貶的詩人蘇軾,
人生雖遭不測,東陂卻沒有怨言,雖然
遠離了官場,卻換來了閑適安寧的生活,這何嘗不是對
美好愿望的堅守呢!
有時放棄也是一種美,也是一種堅守,放棄了表面,你還有
內(nèi)心的。放棄了物質(zhì)上的,你還有
精神上的。并不是所有東西都要極力的去守住,有時候放棄了,反而堅守了得到了你原本就想實現(xiàn)的。正如陶潛放棄了官場,卻真正的走進了他的
心靈,過著“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田園生活,堅守了他生命的底色;正如屈原,放棄了生命,卻堅守了他的理想,而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正如蘇軾,本才華橫溢,最終卻被貶黜,他放棄了做官,卻保留了美好的祝愿。
每個人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
天空,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對
凈土的堅守,放棄與堅守相互制約,上演著一場場
青春的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