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日的
清晨,
雪花飛舞,到處白雪皚皚,天地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
世界。
我和
弟弟在村口接到了趕早出
門采購年貨的
爸爸。看他買回了活蹦亂跳的大
草魚,想必今年做的魚糕一定會軟乎乎、香噴噴的。我們一左一右,歡呼雀躍著拉著爸爸回了
家。
一到家,爸爸就扯著嗓子向
媽媽邀功請賞:“
老板娘,魚買回來了,正宗的江魚!”媽媽聞聲應(yīng)答:“知道了,老板,等會兒你多吃一塊!币粏栆淮,好像動聽的歌謠,拉開了全家總動員、
一起蒸魚糕的序幕。
弟弟笨
手笨腳,半天才將蛋清與蛋黃分開;媽媽
心靈手巧,將魚的白肉剔下來,又將肥肉切成了丁狀;爸爸身強(qiáng)力壯,雙手拿刀,一陣揮舞,將這些原料剁成肉泥;我比往常都懂事,將早已洗凈的蒸籠涮了又涮。忙碌的媽媽點燃了爐灶,我趕緊添了一把柴,把鍋里的
水燒得 “咕嚕咕!敝泵芭荨5劝职职讶饽喽绾,均勻地倒在蒸鍋里,就蓋上蓋子,加大火力,靜候魚糕出爐。灶膛內(nèi)松枝燒得“噼啪”直響,散發(fā)出特有的
植物的
香味,歡快的火苗跳來跳去,發(fā)出
溫暖的紅光。不一會兒,蒸籠上方開始冒出一縷縷水汽。這時
廚房里開始彌漫著魚與肉融合的香味。隨著蒸汽越來越多,魚糕的清香也飄到了房子的每個角落。偶爾,有晶瑩的雪花從窗欞間鉆進(jìn)來,它們大概也是被魚糕的香味所吸引吧。等魚糕的香味在屋前屋后飄散開來,就可以給它“穿龍袍”了。打開鍋蓋,媽媽迅速地將打散的
雞蛋黃均勻地涂到魚糕餅上,又蓋上鍋蓋。
又蒸了三分鐘后,爸爸賣弄似的吆喝“出籠啦——”。終于盼到了最期待的時刻,我們擁到蒸籠跟前。揭開蓋子,“噗”地一下,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面而來,肉香、魚香,結(jié)合得如此完
美,撩逗著我的每個細(xì)胞。我沉醉在這異香中,任憑那香味透過毛孔彌漫到五臟六腑,我和弟弟不禁垂涎欲滴,不約而同地驚呼道:“哇,
好香!”
看著剛出爐的魚糕散發(fā)著誘人的光澤,如一個身穿金袍的玉美人,爸爸眼里滿是得意。媽媽不慌不忙,像舉行莊重的儀式,把魚糕分割成若干方塊,從中挑出最整齊的一塊,裝在了青花瓷盤中,吩咐道:“趁熱,把這塊魚糕送給村頭的王大爺,今年他一個人留在家里
過年,也讓他嘗個鮮。”我和弟弟聽話地出了門。魚糕的香味一
路飄散,引得雪花一路追逐。當(dāng)我們告訴媽媽,王大爺連聲稱贊這是他吃過的最香的魚糕時,媽媽的笑更甜了,她把肥而不膩的魚糕塞在我們的嘴里,嘴饞的我們?nèi)鶐妥訐蔚霉墓牡,用嘴輕輕一抿,那松軟噴香的感覺即在味蕾間綻開。
那個冬日的雪早已融化,但那天魚糕的香味卻讓我回味至今。那是
幸福的
味道,鄉(xiāng)情的味道,
時間的味道。它
燦爛了
時光,芬芳了
歲月,成為我心底最溫暖的
記憶。
簡評 本文情真意濃,選題巧妙,立意深刻。作者
選擇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魚糕來承載
親情與鄉(xiāng)情,讓人不禁神往。這魚糕的香味之所以歷久彌香,正是
因為它包含的親情之深、之濃,讓文章立意變得深刻,結(jié)尾處的議論突顯了主旨。用詞鮮活生動,多用細(xì)節(jié)描寫,
特別是全
家人一起蒸魚糕的過程,寫得具體詳實,讓人身臨其境。從準(zhǔn)備材料到蒸糕吃糕,整個過程洋溢著過年的
快樂,親情的溫暖。
可愛純真的孩子、勤勞樸實的
父母,一家人其樂融融,讓人心生
向往。其實,讓作者贊嘆
懷念的不僅僅是
美味的魚糕,還有那滿載歡樂的
童年、
溫馨的鄉(xiāng)情。魚糕之香,也是親情之香、鄉(xiāng)情之暖,這一份濃郁的情懷,才是最值得懷念,最應(yīng)該駐在心頭,永不消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