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
第一學期就要結束了,你英語還沒入
門啊!”英語
老師指著
我30分的英語試卷,無奈地搖了搖頭!俺擞⒄Z,這孩子各科
成績都還行。你幫他找找
學習英語的竅門吧?”班主任摸了摸我的頭,眼神懇切地望著英語老師。
從那天起,我成了英語老師的“入門弟子”,她常把我叫到辦公室里給我輔導英語。
老師從七年級學的音標開始教我。我盯著她的口型,一一模仿;我指著
書上的音標,逐個辨認。雖然枯燥,可看著老師期待的眼神,我還是
努力練習。那一個星期,每天晚飯后的20分鐘英語必讀
時間,我都是嚼著那些音標度過的。嚼著嚼著。我發(fā)現(xiàn)了輔音字母的發(fā)音
規(guī)則,
尋找到了元音字母的發(fā)音規(guī)律。我竭盡全力地讀音標,拼單詞,猛然間醒悟:將長音節(jié)進行適當劃分,讓音標對應相關字母,記起單詞來就快捷多了。我仿佛找到了記單詞的訣竅,欣喜地和英語老師
分享。老師笑道:“孺子可教也!”
放
寒假了,老師建議我歸類整理七、八年級的英語單詞、詞組、語法。我和老師溝通,整理時將單詞、詞組“兩線同步走”。一條線:把單詞、詞組分成學習用具類、競技活動類、食品類等,分組
記憶。另一條線:整理名詞單數(shù)變復數(shù)、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動詞
過去式等。雖然任務量大,但是初嘗英語學習甜頭的我,用一個月的時間認真地寫了滿滿兩大本筆記。這期間,我隔一周就去請教老師一次。老師
用心地幫我檢查、修正,還時不時地針對固定詞組、詞語特殊用法、詞形變化等。幫我添加批注。我積累了大量詞匯,掌握了英語語法的規(guī)律,找到了英語學習的金
鑰匙。老師在
表揚我
勤奮、聰明的同時,要求我必須
堅持勤于總結的好
習慣。我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
忘記老師的叮囑。
再后來,老師
鼓勵我加強聽力
訓練,借給我前幾個學期用的聽力磁帶。我一天天地聽、跟讀,耳朵對英語逐漸有了感覺,口語也順溜了不少。聽從老師的建議,我利用周末休息的時間看英文影片如《The Graduate》(《
畢業(yè)生》)、《King Arthur》(《亞瑟王》)、《Forest Gump》(《阿甘正傳》)、《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圖不眠夜》)等,剛開始看時,電影里的英文對白,我聽起來一片混沌。我盯著中文的字幕,仔細揣摩人物
對話,有時候干脆閉上
眼睛,一邊聽人物對白,一邊想象電影里的故事情節(jié)。
就這樣,我一點點地走進了英語的
世界。這一
路摸索,我終于找到了學習英語的
方法,一點點地進步著,就像英語老師說的,我終于入了門。
[推薦理由] 作者從
自己的
生活中取材,話逑:了自己學習英語“入門”的過程,選材得當,中心突出。結構上首尾呼應。開篇以對話引出“入門”這個核心話題,指_出“我英語沒入門”,結尾又應用老師的話點明“我終于入了門”,結構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