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老家在
鄉(xiāng)下,那里儲存著我的
美好回憶……
在老家的后面有一大片竹林。竹林里有高大的楠竹,挺拔,修長;有一叢叢的鳳尾竹,輕柔,
美麗,像
綠色的霧;還有青青的
水竹,低矮,橫逸,極盡妙趣。遠遠望去,那一大片竹林高低錯落,郁郁蔥蔥,蒼翠一片。走近竹林,林子里光影斑駁,
鳥兒們成
群地在竹林中棲息,白鶴、喜鵲、八哥,還有竹
雞、黃鸝鳥時常來這里
聚會。群鳥和鳴的時候,那竹林就成了
熱鬧的海洋。
竹林也是我
生活的樂園。
小時候,
奶奶喜歡用她那強有勁的
手抱起我去竹林散步,新鮮的嫩芽的馨香伴隨著泥土的氣息涌進我粉粉的鼻子,我總是興奮得張
牙舞爪起來,還伴著“咿咿呀呀”的叫聲,歡叫聲居然引得棲息的鳥們一陣陣歡唱,嘰嘰喳喳,好不熱鬧,奶奶的目光不時追隨著鳥兒,不時看看我,親昵地對我:“小
調(diào)皮鬼,你看,你看,鳥兒在為你歌唱……”我就用那香軟的小手拍打奶奶的胳膊,不斷地歡跳,好像也要隨著竹林中的鳥兒們,撲騰,
飛翔……
長大了,我常在冬末初春的時候和奶奶
一起去竹林挖春筍,奶奶用大鋤頭,我用小鋤頭。雖然不懂如何如何去挖,但總歸是有樣學(xué)樣。一雙水靈靈的大
眼睛在這片生長竹林的土地上
尋找著初生的竹筍。
看見一個冒出了頭的綠色的小尖便挖,再多挖幾下,一個春筍就到手了。奶奶的動作似乎沒以前那么麻利了,她自嘲道:“老了,不如從前。 蹦菚r的我對人老一無所知,只曉得是個不怎么好的詞。
當春雷陣陣響起的時候,奶奶會從水竹林里砍幾
根竹子,用篾刀破出竹篾,編織成
捕魚的魚籠。晚上把魚籠放到池塘里,早上從池塘里取出來,滿籠就都是歡蹦亂跳的魚兒、蝦兒。奶奶或清蒸,或水煮,或干煸,這魚蝦都成了我口中的
美食。飯后,閑暇之余,奶奶變戲法似的,拿出一根竹笛,把她破篾時撿的竹衣拿出來,在舌尖上舔舔,小心地貼在竹笛的眼上,橫在嘴邊,吹出了動聽的
民謠,我就會跟著節(jié)奏,跺跺腳,扭扭腰,就像竹子在
風(fēng)中搖擺一樣……
后來啊,奶奶走
路要拐著竹杖了,背如蝦一樣弓著。當我去竹林采竹葉、追母雞、找
雞蛋的時候,奶奶不放心我,就站在竹林邊遠遠望著……
現(xiàn)在,我時常去小竹林上的
山坡邊,墓碑前,我在外頭,奶奶在里頭。奶奶最終還是沒能陪我一直守著小竹林?占诺闹窳珠g,竹葉沙沙作響,黑蝴蝶在竹林間飛舞,
落葉鋪滿了奶奶的墓,遮住了奶奶給我的念想。群鳥似乎不懂我的哀思,依然歡唱,依然
自由翻飛……
以后,不論我走到哪里,那蒼翠的竹林,那竹林中斑駁的竹影,那盛滿歡蹦亂跳的魚的魚籠,那清脆的笛音總會縈繞在我的腦海。那就是我的家,一處
人生港灣,清幽、靜謐、充滿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