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風景被
欣賞才能體現(xiàn)其
美。 但
我想說,
存在即為
永恒。
文化,
人類的
精神活動及產(chǎn)品。 文化載體,便是這精神活動的體現(xiàn),猶如一道
美麗的風景,遍布于神州大地。
喜歡琉璃的建筑,紅磚黃瓦青瓷,蘊含著濃厚的歷史積淀,存在于
繁華的都市深處。
曾幾何時,
遐想自己是那樓閣中的丫環(huán),照顧完尊貴的少爺小姐,便偷閑在這歷史的印跡中徜徉。
心中的四合院,永遠有淅淅瀝瀝的
雨絲,與青灰色的瓦配襯起來,彳亍其中,心潤濕;心中的長安
街,永遠有身著綠衣的翩翩少女、
手持折扇的玉面
書生,獨行其中,心
寧靜;心中的孔
家廟宅,杳杳鐘聲,淡淡香煙,閉眼其中,心恬雅;心中的魯迅私塾,
書香彌漫,紙張翻轉中易逝的
青春偷偷溜走,閑坐其中,心坦然。
那么多的想象與
追求,惹了我的情緒,攪了我的心神。 想到那句“風景這邊獨好”,就會有種
享受的感覺。 華夏風景獨好,
希望有一天,我也會有那樣的
經(jīng)歷。
然而,那時的心馳神往被這世間殘酷的風吹得支離破碎,只留下我,獨自站在這里,眺望
遠方,淚滿衣襟。 終是找不回
曾經(jīng)關于一磚一瓦、一雨一風的遐想。
我聽到,人類工業(yè)
文明的車輪夾雜著噪音滾滾而來;我看到,穿著鐵衣、戴著鐵盔、長著鐵
牙的挖掘機、推土機匆匆而至,魔爪般地一下一下摧毀了先人們的老宅、恬靜淡雅的樓閣、曲徑通幽的小院……殘余的瓦礫、凌亂的木石,躺在“血泊”中,像被困在籠中的獅,又如被拴住的
狗,憤怒而又無奈地注視著這一切。
我仿佛聽到它們的低吼:“唉,你們這些自詡聰慧的萬物之靈啊!”
有沒有聽到,文化重振的警鐘已敲得越來越響,聲聲緊逼?有沒有看到,文物
保護的警示已充斥于每個角落?行走在混凝土堆積起來的建筑之中時,為什么
眼睛少了安放之地?厭倦了這過分雕琢的
世界時,
心靈的
凈土該何處尋
根?
我們必須把被
時間河流沖去的
記憶找回來!物質文明在發(fā)展,文化載體應得以保存完善。 保護每一處
老屋,每一方故土,每一地古建。
這是對古人的
尊重,對文化的尊重,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我們自己的尊重。 不久的將來,你會發(fā)現(xiàn),在不知不覺中,圓了許多孩子關于一磚一瓦、一雨一風的
夢!
保護我們的文化載體,重溫人類的文明記憶,是我們的
責任--對于文化的責任,只為了無論何時我們都可以大聲地吶喊:“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