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與粥是平常不過的主食,
我卻從中吃出了不一般的
味道。
我
喜歡吃面條,
媽媽就每天早早起床,給我下面條。可是,再好吃的東西也有吃膩的時候,也想換一換口味。這不,
今天早上,媽媽又照例端來了面條。我不禁皺起眉頭,嘟囔道:“面條,怎么又是面條!”“怎么了?嘉嘉,你不是最喜歡吃媽媽下的面條嗎?”我的
聲音并不高,在
廚房里忙碌的媽媽居然聽出了我的抱怨,我感到有些自責(zé),趕忙違心地說:“喜歡,可喜歡呢!眿寢
走過來,坐到我面前,笑嘻嘻地說:“別哄我,我知道你想換口味了。說吧,想吃什么,媽媽都給你做。”“謝謝媽媽!那明天開始給我煮粥吧,加一些雜糧、紅棗之類的,想想都要流口
水了!”
媽媽如獲圣旨,相當(dāng)重視——白天向同事請教,晚上又上網(wǎng)查找,還要抽
時間外出采買食材,忙得夠嗆。第二天煮出的粥果然非常爽口,我一連喝了兩碗,都打飽嗝了,還欲罷不能。媽媽在一旁看著,笑道:“
傻小子,可別把肚皮撐破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媽媽每天都變著
花樣地給我煮粥,我吃得津津有味,直夸媽媽
廚藝大漲。媽媽感慨道:“想不到煮粥還有那么多
門道,既要講究營養(yǎng),又要
追求口味,還要注意
色彩。真是一門
學(xué)問。 蔽医K于
明白,媽媽為我煮粥下的
功夫可不淺啊。她日日夜夜,里里外外,
風(fēng)風(fēng)火火,忙得不亦樂乎,單單是為我煮粥就要如此
操心,我有點后悔
自己當(dāng)時的抱怨了。
一個月后,我發(fā)現(xiàn)媽媽的樣子發(fā)生了
變化:她面色有些憔悴,眼眶也有些發(fā)黑。我勸她去看看醫(yī)生,是不是
生病了,媽媽說不要緊,還說她心里有數(shù),叫我不要擔(dān)心。
一天夜里,我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當(dāng)”的一聲響把我驚醒。聲音是從廚房傳來的,我趕緊起身去探個究竟。媽媽正蹲著收拾散落在地上的碎碗片,嘆息道:“才多大歲數(shù)的人,這
手上怎就沒數(shù)了呢?”抬頭看到我,她還有點不好意思,責(zé)怪自己不小心,
影響了我的睡眠。我心疼道:“媽,天還沒亮呢,您怎么起得這么早。俊眿寢屨J真地說:“這樣熬的粥才好喝呀!”
我恍然大悟,
原來媽媽那是累的呀。再這樣下去,她會累垮的。想到這里,我走上前去,緊緊摟住她,深情地喊了一聲“媽媽”,
淚水不禁奪眶而出。“我不想喝粥了,我最想吃面條!蔽抑,相對而言,下面條方便快捷,可以減輕媽媽的負擔(dān),所以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媽媽心里明鏡似的,知道我是怎么想的,但又不愿讓步。她
堅持道:“你能有這份心思,媽媽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我們誰也不愿退步。再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弄不好還會影響母子關(guān)系。這時,我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周末早上喝粥,其他早上吃面條,
因為周末媽媽不用上班,時間稍微充裕些。媽媽還有些猶豫,我松開手,注視著她有點發(fā)紅的
眼睛,勸道:“我這不是為了每周都能換換口味嗎?您就答應(yīng)吧!”俗話說得好:“母子連心!眿寢岆m然知道我這是在找借口,但不無道理,又那么懇切,也就不好再反對。她深深地點了點頭,接著動情道:“你真是我的好兒子!”
媽媽這句由衷的稱贊,要勝過任何
美味佳肴,讓我回味無窮。
萌萌
姐姐:
母親無微不至地
關(guān)愛孩子,但孩子們又為母親考慮了多少呢?本文的“我”可以說為孩子們做了一個好
榜樣。文章圍繞面條與粥,在母子之間展開了一場矛盾沖突,使得情節(jié)曲折有致,人物性格光彩照人。母親關(guān)愛孩子,不辭辛勞;孩子體諒母親,
用心良苦。文章通過前者的巧妙
陪襯,和對后者充分的心理描寫,使“我”的主人公形象立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