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孩子得山靠山,太湖的孩子,便是得湖靠湖了。
我家住在太湖邊,
爺爺說,我們這個家族不曾離開過太湖,是太湖滋養(yǎng)了我們。年幼的我,對爺爺?shù)脑掃似懂非懂,但我知道,這一望無際的太湖,是我的樂園。
先來說說太湖孩子特有的一個本領(lǐng)--
游泳。
夏天的傍晚,
太陽漸漸落山,暑氣還未退盡,村里便想起了此起彼伏的
呼喚聲:“去游泳嘍!”我們個個都有好
水性,選一塊
熟悉的水域,撲通撲通地跳下去,赤條條地就像大白
魚。我們一會兒鉆入水底,一會兒浮出水面,好像是在
比試著游泳的本領(lǐng)。還有一些剛學會游泳的“白魚”,試探著,小心翼翼地游出一米,又一米。那些不會游泳的“旱
鴨子”們,看到我們玩得這么歡,只能坐在湖邊的大石頭上,眼神里寫滿了
羨慕,幻想著也能像我們一樣,在湖水中展示
自己的
風采。
因為太湖的孩子水性好,所以撒網(wǎng)、“打地籠”便成了家常便飯。
放學后,我們來到太湖邊,將網(wǎng)輕輕一撒,這網(wǎng)就如同一片大大的
樹葉,蓋在了湖面,緩緩地下沉。這時趕緊拋一些菜餅--不是早餐店賣的菜餅哦,而是一種用榨油剩下的油菜籽殘渣做成的餅,通常是做飼料用的--
耐心地等上幾分鐘,看著湖面的漣漪,便知道是否有魚進入網(wǎng)中了,瞅準時機,將網(wǎng)一拉,嘿,滿滿當當?shù)囊痪W(wǎng)魚!“打地籠”也是趣味橫生的。所謂地籠,就是一種用竹篾編成的細長簍子。把地籠放在有臭泥的地方,那些
螃蟹和蝦準會上當,誤闖進籠子里。這地籠啊,易進難出,只要是鉆進去,就乖乖等著束
手就擒吧!勤勞的孩子打上一個
暑假的地籠,賣魚蝦的錢,足夠買下學期的課外
書和文具了。
太湖的孩子,
根本不用出遠
門,就能
欣賞到如同仙境般的
美景。
清晨,太陽從大山背后慢慢地探出腦袋,透出的一縷縷朝暉,灑在平靜的湖面,就像一幅
美麗的畫。暮色漸起,微風吹拂著水面,蕩漾起波紋,漸行漸遠,就像是一塊柔軟的綢緞。我們就在這晨光暮色的交替中,一天天地
長大……
我是太湖的孩子,沐浴著湖風湖水,
享受著
幸福的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