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比初中,高中政治課程難度大幅度上升,很多學生進入高中以后政治學習能力明顯退化,如何盡快幫助其適應高中課程是亟待解決的難題。在這個階段,如果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靈活采用教學方法,將課堂生活化,把理論知識點轉化為與學生相關的生活事件,就能降低其理解難度,有效緩解學生負擔,實現(xiàn)政治教學的優(yōu)化。
關鍵詞: 高中政治 生活化課堂 教學效果
高中政治教學內容主要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明建設、哲學四個板塊組成,每個板塊與生活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在教學中將這種聯(lián)系體現(xiàn)出來,就能幫助學生有效認知,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有效鍛煉政治思維。鑒于這一點,我們將生活化課堂的觀念貫徹到課堂導入、難點突破和實際運用中,以此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改善政治課堂現(xiàn)狀。
一、生活話題導入,貫穿課堂始末
高中生已經形成獨立人格,自主性較強,對生活形成基本認識。在此基礎上,如果在課堂上初借生活話題引入教學,不僅能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活躍課堂,還能消除學生對理論的抵觸心理,有效激發(fā)求知熱情。因此生活話題的導入對政治教學有很重要的作用。
為了達到預期目的,借助話題成功吸引學生注意力后,要能靈活聯(lián)系教材將這一知識點融入話題解析中,讓其轉換思維,順其自然地接受知識。比如,講供求關系的變化時,利用普遍存在的市場經濟的特點設計假設性話題,幫助學生導入:假設現(xiàn)在大家要買一本書,而我是賣方,因為書本價格較高,剛開始買的人只有幾個,這就造成供大于求的情況。為了迎合市場提高書本的銷量,我決定降價銷售,得到這個消息的學生紛紛買書,很快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情況。而我為了再次迎合市場,就將書本價格提高。在我的話題中,學生聯(lián)系自身生活很快理解了由供求關系變化形成的價格變化曲線就是所謂的“價格規(guī)律”。原本一個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就在生活化情境話題下迎刃而解,整個課堂頓時變得明朗起來。
這樣由一個生活話題引入,聯(lián)系文本知識稍做解釋,學生就能馬上聯(lián)系起來,有效掌握,不得不承認這得益于生活化概念的落實。需要注意的是,當學生理解之后,不能馬上結束這一知識點講解,而要做小結,與引入話題對應,以此深化學生理解,加深知識印象,真正掌握各個難懂的知識點。
二、運用生活實例,突破教學難點
在政治教學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難點,尤其經濟建設板塊,存在很多復雜難懂的經濟原理,學生光靠死記硬背是沒有用的,只有真正理解掌握才是硬道理。考慮到這些知識點大多來源于經濟生活,與學生生活有一定距離,我們就要設計情境,讓其在具體問題中具體分析,有效解決。
比如,在講“人民幣匯率變化對進口出口的影響”這一知識點時,鑒于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先設置一個類似的生活情境,讓其對知識點有所了解,然后嘗試轉換思維理解。我設計的情境是買賣東西的過程:將國與國之間幣值比率比做甲與乙間借錢時的利率,當利率增高時,甲向乙買東西時(即進口)是比較便宜還是比較昂貴?甲賣東西給乙時是更劃算還是更虧本?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適當提示,讓其較快地得出結論,樹立學習信心后,指導其運用相同方法掌握匯率變化對進口、出口的利弊。這樣學生就能對“匯率”這一知識點有系統(tǒng)的了解,形成完整的知識理解過程,在由淺及深的思維推進過程中實現(xiàn)能力的提升。以后遇到新的難點就能有效應對,不至于無從下手。
在教學中遇到這種難點,不能一味靠講授解決問題,這對學生來說是無謂的重復,沒有切實作用。正確的做法是將問題盡可能簡單化,嘗試從生活角度引導,讓學生得到啟發(fā),轉換思維,運用所學理解,進而達到吸收的目的。幾次以后,學生就會形成思維慣性,在以往經驗的驅動下自主解決問題,掌握正確思考方法。
三、結合實際生活,實現(xiàn)學以致用
政治學習不是紙上談兵,要在實踐中深化理解,感知其是一種生活藝術。在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眼里,政治學習不過是應付考試的過程,沒有實際意義。這種認知是片面的,政治學科的魅力隱藏在實際運用中,學生只有將其切實運用到生活中,才能領會其高深莫測,并且真正理解掌握。
教學一階段結束后,我會結合內容適當設計實踐作業(yè),讓其學習延伸到課外,有機會運用所學服務生活。比如,講《經濟模塊》中的《作好就業(yè)和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準備》一課時,學生對就業(yè)問題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于是我就“就業(yè)和自主創(chuàng)業(yè)”為話題開展辯論賽,讓全班學生根據(jù)觀點分為兩大陣營,正方持“就業(yè)好”觀點,反方持“自主創(chuàng)業(yè)好”觀點,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資料,尋找論據(jù)。學生對這一活動的積極性很高,課后自主分組,明確分工,積極調查取證,對待觀點認真分析,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等待正式辯論那天,學生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激烈辯論,結合所學知識大膽辯駁,場面十分激烈。通過這樣一個活動,學生不僅對文本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還體會到政治學習的趣味。
在政治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可或缺的是情境下的思考和運用,這是不可忽視的輔助因素,能幫助其深化理解,充分認識到學科作用。學生在運用時會經歷分析、思考、領悟的過程,對能力提升有很大促進作用,幾次類似重復后,學生就會建立學習信心,將政治學習看做一個體驗樂趣的過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之,生活化課堂構建是促進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幫助學生理解,突破難點,收獲完整學習體驗,還能降低學習難度,激發(fā)求知熱情,實現(xiàn)課堂優(yōu)化。教師要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看待生活,讓教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