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知識與初中物理知識相比,不僅擴大了范圍,還加大了知識的深度。這種深度與廣度的雙重拓展,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所以教師需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而科學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已有的教學模式,然后用嚴謹的邏輯把這些整理組合,從而研究出一套新的行之有效的物理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方法
科學思維,即形成并運用于科學認識活動、對感性認識材料進行加工處理的方式與途徑的理論體系;是真理在認識的統(tǒng)一過程中對各種科學思維方法的有機整合,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
一、培養(yǎng)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的實踐意義
(一)適應時代對于高級人才的需求
21世紀的人才必須是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重組自己的知識結構、發(fā)散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將所學知識最大化的人。現在的教育方式正由傳輸式教育方式逐漸轉變成傳授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靈活運用,將自己的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問題上來,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功效。物理無疑是對思維能力要求頗高的學科,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是達到預計效果的最佳選擇。
(二)培養(yǎng)高級思維能力是物理教學的新目標
教育方式不斷改革,對于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今的高考,也不再一味地追求分數,而側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互聯網的到來,使我們接收的信息越來越多樣化、豐富化,使很多原本在課本上無法呈現的現象,可以通過網絡演示,生動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學生不再一味地靠著自己的想象來理解運動的軌跡、失重現象,只要點開搜索引擎,以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去尋找的資料,都可以輕松地通過互聯網來實現;以前因為儀器的限制沒辦法做的物理實驗,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虛擬演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資源,使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得以實現。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的環(huán)境中,苛刻死板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足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物理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解答這道題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過解答一道物理題,從中吸取方法和經驗,從而將這種思維能力應用到實際的問題中。所以說,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如何應用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是教師必須持續(xù)研究的課題。培養(yǎng)高級思維能力的這一教學目標,必將改變現在的物理教學方法,使學生不再是“高分人才”而成為“發(fā)展性人才”。
二、把科學的思維教學作用于實踐
隨著信息化網絡的發(fā)展,知識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梢哉f,這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隨之而來的,是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高中物理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對已學的物理知識有所掌握,還要求學生對這一階段的物理研究思路有清晰的認識,能夠在一定的要求內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一些物理現象,對物理研究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利用所學大膽地、獨立地進行物理探究,加強學生的物理研究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一)運用形象思維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切實結合物理實驗進行教學,是對形象思維法的一種充分利用。物理是比較抽象的一門學科,所以實驗能幫助學生深入地了解知識點。實驗考查的不僅僅是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還考查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一個實驗是由很多步驟組成的,設計實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學生設計實驗的過程就是獨立思考的過程,實驗可以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二)運用歸納思維法,加強學生解題策略
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思維,可以讓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快速地分析出題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識,從而準確地找到相應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生解題的效率和準確性。歸納考查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再加工和比較的能力。做好歸納的基礎,就是對已學的物理知識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二次加工重組,通過對相似知識的比較和不同知識的對比,對物理知識有更準確的掌握。同時,歸納時學生也會自覺地將相似的題型和問題進行一個歸納整理,進行一個思路的歸納,為以后的解題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解題的效率和準確率。
(三)運用發(fā)散思維法,實現物理學習多樣性
物理學習中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所以要求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必須邏輯周全,考慮周到。同時,各種高新技術的發(fā)展也為物理教學提供了更多新的機會和可能。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物理開拓更多的有效途徑。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更多的感官刺激下,對物理產生更濃厚的好奇心和興趣,同時對物理知識有更真實的了解。一般在實際的實驗環(huán)境下難以成功的物理實驗,就可以通過虛擬的實驗環(huán)境成功進行,避免實際操作中可能帶來的誤差問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讓物理課堂內容豐富起來,實現了物理學習的多樣性。
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fā)探究的意識,從而發(fā)現真理。世界上有許多重大的發(fā)明與新技術的發(fā)現往往是從質疑開始,從解疑入手的。從有疑到創(chuàng)新,正是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去發(fā)現問題,同時大膽質疑,敢于提出問題,從而敢于探究。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痹谖锢斫虒W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心里的疑問和想法,不要輕易否定,不要輕易拒絕,否則學生敢于質疑問難的好習慣都會被扼殺在搖籃中。例如,在講“二力平衡”時,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甲乙兩隊拔河時,有時出現相持靜止時,兩隊的作用力是相等的,可是當兩隊勻速向一方運動時,肯定有一方的力比另一方的力要大,這兩個力是不相等的呀?面對學生這一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我的做法是沒有立即給出解答,而是給學生兩個彈簧秤讓其去做探究實驗,從而引起學生認知心理上的矛盾和沖突,產生探究的欲望。
在新課程下的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掌握物理的本質,促使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引導學生對復雜的物理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