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理科課程中的重要科目,其公式繁多,難以理解,是眾多科目中難度較大的課程!皩W案”在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為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理解和課堂質(zhì)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導學案”模式的原理,探討了“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導學案”;高中物理;教學模式
一、高中物理“導學案”教學模式概述
1.“導學案”的基本內(nèi)容
“導學案”即教師通過以素質(zhì)教育為目標以及掌握學生對物理學習的具體狀況而制定的有效的教學方案。學案導學的教學方式就是使學生在課前根據(jù)學案指導進行自學,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根據(jù)學案指導進行教師提問,學生自主思考解答,對知識點進行自主總結(jié)歸納,課后自行鞏固訓練,最后到達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一種教學方式。
2.高中物理教學中“導學案”的學習模式
“導學案”的學習模式一般分為五個步驟,第一是教師以素質(zhì)教育為目標以及掌握學生對物理學習的具體狀況而制定的有效的教學方案;第二是要求學生根據(jù)“導學案”的具體內(nèi)容對課程進行課前預習,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課前預習是“導學案”中的重要前提,它不僅可以使后續(xù)環(huán)節(jié)順利進行,同時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第三是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第四是教師對學生尚未解決的問題及課堂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性講解,對于重要的知識點要求學生要做好筆記,以便日后復習;第五是在課堂最后進行總結(jié)并鞏固練習,學生通過相關的訓練可以使課堂學習的知識更加牢固,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能夠舉一反三。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落后
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把課程中涉及公式全部展現(xiàn)在黑板之上,按部就班將知識點強加灌輸給學生,無法對其公式做到真正的理解。再加上學生的思維習慣,處理問題的方式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各不相同,對于物理課程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盲目套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必會造成學生對于物理知識掌握不夠,物理學科成績不理想,甚至對物理學科失去興趣,產(chǎn)生厭煩、恐懼等心理。
2.學生沒有積極性
物理學科一直是高中理科科目中的難點,眾多的公式以及各種電、力關系的處理一直是困擾著高中學生的難題。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時通常是死記硬背公式,盲目套用,再加上教師講解不夠生動形象,導致學生很難將公式靈活運用,在解題過程出現(xiàn)公式不全,張冠李戴等現(xiàn)象,造成學生物理成績不理想。如何使枯燥無味的物理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使各種各樣的理論公式變得容易理解,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fā),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3.教師水平有待提高
高中物理的教學涉及到極為繁多的知識點,各部分的知識體系鏈接相對緊密,所以這就對相應的任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于知識點掌握不牢,說明解釋不夠清晰,授課時精神狀態(tài)不夠飽滿等因素都會影響高中物理的教學質(zhì)量。
三、“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方面的重要作用
1.打破傳統(tǒng)教學束縛,創(chuàng)建新型教學理念
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通常是以“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被動教學方法,使課堂的氛圍死氣沉沉,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被激發(fā)。而“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的被動教學方式,使教師通過教授學生們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課前對知識點進行自主預習,課上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解決問題,課后對知識點進行獨立歸納總結(jié),這種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更加熟悉掌握,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充分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學質(zhì)量。
2.“導學案”有利于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通過利用“導學案”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參加到課程內(nèi)容中,對于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通過不斷地思考討論,最后成功解答攻破難題這一過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科學的制定“導學案”并在高中的物理教學領域充分應用,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方向性,從而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例如,在日常的電視節(jié)目中,總有人靠空碗拉動汽車這樣的節(jié)目,當教師在講解馬德保半球?qū)嶒灥恼n程時,就可以通過先播放這樣的視頻讓學生觀看,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人拉汽車的操作運用了哪些物理方面的知識,學生在不斷的思考討論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教師進行正確講解,引出馬德保半球?qū)嶒灥木唧w內(nèi)容,并對其涉及到的大氣壓方面的物理知識進行講解,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地探討思考問題,鞏固知識點掌握。
3.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當下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則以引導者,傳授者的角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通過借助“導學案”指導學生對知識探討和交流,教師分析學生的總結(jié),對其不完整的地方進行補充,對不正確的地方進行指正,這樣不僅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充分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學質(zhì)量。例如,在講解離心力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課前為學生劃分小組,并提出鐵路在轉(zhuǎn)彎時鐵軌為什么是傾斜的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在課下自行探討,并將探討的內(nèi)容及結(jié)果作好記錄。學生在探討及發(fā)表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要及時指出并改正,最后通過引出離心力這一知識點解釋在彎道時鐵軌左右高低不同,列車在通過時,車身傾斜產(chǎn)生離心力為車體轉(zhuǎn)彎提供動力,減少車輪與鐵軌間的磨損程度這一問題。這樣通過將“導學案”應用于物理課堂的教學中,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一步提高,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以及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在實際生活中發(fā)掘物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馬玉慶.基于“導學案”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研究[J].學周刊,2015,(24):73.
。ㄗ髡邌挝唬荷綎|省臨沂第一中學 27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