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以學定教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施

更新時間:2017/2/12 12:41:00  瀏覽量:3194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開展,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以學定教模式強調(diào)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確定教學策略進行教學設計。本文從以學定教的概念為基礎,對以學定教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以學定教;高中化學;教學

  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基礎,采用科學化的教學方法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強調(diào)了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及時反饋課堂動態(tài)調(diào)整教學以優(yōu)化學習過程,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1.做好學情分析,確定教學策略

  做好學情分析是以學定教模式的基礎,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首先進行學情分析,根據(jù)課程特點和學生知識基礎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明確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過程。如在進行公家鍵一課的教學時,教師進行學情分析:

  [學生知識基礎]化學鍵是本單元的第三課,在元素周期表的學習中,學生對于原子、離子的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原子核外的電子分布以及離子鍵的相關內(nèi)容是本課學習的基礎之一。

  [教學目標分析]在本課的學習中,需要掌握共價鍵的概念和形成過程;通過學習離子鍵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策略初設計]

 。1)共價鍵的形成過程較為抽象,可以利用球棍模型表示來增強學生對于共價鍵的空間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在教學前復習電子式和離子鍵的相關內(nèi)容以提高學生掌握度

 。3)對于化學式較為簡單的采用模型展示,如HCl、H2。對于化學式復雜的如Na2O2要求學生自行書寫電子式和結構式。

  遵循以學定教原則教師對課程進行學情分析,并對于本節(jié)課的教學策略進行初步確定,為后續(xù)教學課程的開展做好了鋪墊。

  2.了解預習情況,明確教學任務

  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應進行設計預習任務。合理有效的預習過程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在預習結束后,教師應對學生的預習任務進行研究,明確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在課堂教學時對于預習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如在進行硝酸一課時,教師設計預習任務如下:

  [預習任務]

  舊課回顧:回憶硝酸的性質;寫出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出與硝酸的酸性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標注電子轉移過程)

  新知學習:硝酸的物理性質;硝酸能否制備氧氣;寫出銅與濃(。┫跛、炭與濃硝酸反應的方程式,標出氧化劑、還原劑;如何證明銅與稀硝酸的生成氣體為NO。

  [預習分析]

  在舊課回顧中,學生能夠準確完成教師提出的問題,對于舊知識的掌握度踏實;在新課學習中,學生能夠對硝酸的物理性質進行總結;很多學生無法寫出炭與濃硝酸反應方程式;對于NO的氣體的證明不能提出正確的觀點。

  [教學任務明確]

  在課本中學習了炭與濃硫酸反應的方程式,學生無法寫出炭與濃硝酸反應的方程式,說明其知識拓展能力不足,在課堂上應著重聯(lián)系;氣體的檢驗需要對氣體物理、化學性質進行分析考察,學生對NO的概念掌握不足,產(chǎn)生了這些缺陷,教學時應注意明確。

  通過布置任務、預習反饋,教師對教學任務再次進行了明確,符合以學定教的教學思想,對于課堂教學中教學效率提高有很大幫助。

  3.關注課堂動態(tài),引導教學方向

  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要求及時對于課堂情況予以反饋,在學情分析和預習中教師制定的教學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課堂上出現(xiàn)突發(fā)情況時教師應適時改變教學策略,調(diào)整教學方向,對學生的學習方向進行合理有效指導。如在進行鹽類的水解一課的教學時,教學過程如下:

  [原教學計劃]

  (1)以侯德榜制堿的視頻為引入開展教學,吸引學生興趣。

 。2)提問學生Na2CO3是鹽類,為何成為純堿。

 。3)書寫Na2CO3水解的方程式,幫助學生認識鹽類水解對pH值的影響,書寫、的水解方程式。

  [課堂教學調(diào)整]

  在進行Na2CO3水解的教學時,學生從方程式中認識到水解后溶液呈堿性,但是對水解過程仍持有質疑的態(tài)度,教師在此增加酚酞檢驗酸堿性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在書寫、的水解方程式時,很多學生都寫不出來或書寫錯誤,教師在此增加分組討論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探討、分析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提高他們對于鹽類水解的認知。

  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適時改變教學策略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遵循學生學習需要,提高學生理解力。

  4.注重課后訓練,鞏固教學成果

  課后訓練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過程之一,在教學結束后,教師應及時整理學生的課堂難點,針對學生的薄弱點進行課后任務布置,確保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能夠起到鞏固學習成果,明確學習重點的目的。例如在進行原電池一課的教學后,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如下:

  [課堂學習分析]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原電池的化學原理;學生易出錯點是對于正電極部分的電子轉化以及原電池反應和化學反應之間的關系。在作業(yè)布置時從這兩方面進行。

  [作業(yè)布置]在Fe-CuSO4溶液-Cu原電池中,回答下列問題:①該原電池是否屬于置換反應;②鐵表面會析出金屬銅嗎;③書寫兩個電極的電子反應式以及總的反應方程式;④電子是沿導線進行轉移的。

  在作業(yè)布置中,問題①和③對于原電池的反應原理進行了考察;②③④考察了學生的易錯點,作業(yè)布置雖然簡單,但是考察點較多,幫助學生再次復習了教學內(nèi)容,深化了對于重難點的掌握。

  以學定教模式是對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的一項探索,對于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優(yōu)化教學過程有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優(yōu)化調(diào)整教學策略,真正做到以學定教。

  【參考文獻】

  [1]丁革兵,李赤,劉春華.高中化學新授課“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有效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化學教育,2012.08:29-34+41

  [2]龍琳娟.基于以學定教的高中化學教學新模式探究[J].新課程(下),2016.05:212

  [3]周少輝.“以學定教”——高中化學教學新模式之探索[J].新課程(中學),2016.07:76

 與教學模式有關的高中化學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