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逐步成為當前高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高中美術教師不斷探究的新課題。藝術來源于生活,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促進高中生養(yǎng)成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和藝術觀念,還能夠貼近高中生的生活實際,挖掘高中生的潛力。在日常教學中,高中美術教師必須要改變固有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積極開發(fā)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提高高中生的課堂參與度。文章主要探討了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對美術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
作為對高中生進行美育的主要課程,高中美術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術課程不僅能夠提高高中生的整體素質,還有利于發(fā)展高中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高中美術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高中生的主體地位,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氛圍,選擇貼近高中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鼓勵高中生在體驗、探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差異化和層次化,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滿足全體高中生的需求,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美術教師的重視。本文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主要探討了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對美術教學有所幫助。
一、選擇生活案例教學,重現作品藝術之美
案例教學是高中美術課堂經常運用的教學策略之一,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的特點。美術教師通過選擇生活化的案例輔助教學,不僅可以給高中生帶來一場視覺盛宴,還有利于重現美術作品的藝術之美。美術教師要為高中生提供探究的空間,鼓勵高中生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比如在講高中美術《楚王問鼎──商周青銅器藝術》時,我首先給高中生科普青銅器知識:青銅器藝術在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時代特點,商代具有尊神重鬼的社會風尚,西周推崇禮樂制度,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發(fā)展禮崩樂壞的巨大社會變革等。在日常生活中高中生在電視上或者博物館里可能見過青銅器,但是無法在同一時間飽覽全部商周青銅器的種類和樣式。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我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搜尋了各種商周青銅器的影像資料,并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一份經典的教學案例,展現在高中生面前,讓高中生能夠直觀地感受不同歷史時期的青銅器及其文化。
二、加強學科知識整合,構建美術創(chuàng)作意境
高中美術新課標認為,高中美術教學要讓高中生在現實生活中體會到美術的價值,能夠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美術繪畫,并且運用美術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必須要加強學科間的知識整合,打破學科的界限,讓美術教學與音樂、語文、數學等學科有機結合,拓寬高中生的藝術視野。如果美術課堂脫離生活實際,那么就會失去美術原有的魅力。比如在美術教學中可以結合音樂知識,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和婉轉悠揚的旋律都可以作為繪畫時的背景音樂,不僅可以陶冶高中生的情操,緩解高中生繪畫時的緊張情緒,還可以與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美術教學可以結合語文知識,每一首古詩詞當中的優(yōu)美畫面都可以從美術的角度去審視。美術教師可以用寫景的古詩詞作為繪畫的題目,以此培養(yǎng)高中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可以結合數學知識,數學中的軸對稱、雙曲線和拋物線等知識都可以作為繪畫時的素材,使數學線條與美術繪畫實現完美統(tǒng)一。
三、帶領學生戶外寫生,體會自然藝術魅力
為了激發(fā)高中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熱情,提高高中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高中美術教師應該適時帶領高中生到戶外去寫生,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設身處地投入到大自然當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樂趣,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他們發(fā)現美和描繪美的能力。戶外寫生是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渠道,為高中生提供了良好的繪畫氛圍,使學生能更好地體會自然藝術的魅力。比如在講高中美術《與時俱進──現代雕塑》時,要讓高中生知道傳統(tǒng)雕塑的衰落促進了中國現代雕塑的發(fā)展,無論是藝術觀念、表現手法,還是工藝材料等都出現多元文化發(fā)展局面。尤其是架上雕塑《艱苦歲月》《鄧小平像》及城市雕塑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我會帶領高中生到本地著名的廣場去現場寫生,近距離感受宏偉的雕塑,回到課堂以后再組織高中生進行探討和交流,對寫生進行反思,從而找到最佳的師生互動方式。由于高中生的學習水平不同,所以美術教師還要結合現實,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四、開發(fā)引用地方特色,豐富學生繪畫資源
新時期,高中美術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本土的藝術與美術課程相結合,增強高中生對民間藝術的喜愛程度,促進高中生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培養(yǎng)高中生的民族精神。同時,有效開發(fā)引用地方特色,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繪畫資源,給學生發(fā)展的空間,讓高中美術可以海納百川。很多來自城市的高中生對于都市生活相當熟悉,但是對于民間風俗和傳統(tǒng)則并不了解,所以高中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入傳統(tǒng)文化,增強高中生與鄉(xiāng)土的感情,讓他們在民風和民俗中成長。比如講高中美術《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與瓷器》時,本課內容較多,知識的專業(yè)性較強。要在短短的一節(jié)課里帶領學生了解我國古代陶器與瓷器的藝術成就很困難。所以美術教師要抓住不同時期的重點作品展開教學,注重向學生滲透鑒賞的技巧,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我會帶領高中生到附近的陶瓷廠實地參觀,讓高中生更加直觀地欣賞制作陶瓷的材料、溫度、環(huán)境等,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讓高中生親自動手實踐。
五、組織實踐拓展活動,感受美術創(chuàng)作樂趣
對于高中美術課來說,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十分必要的,不僅可以活躍高中生的思維,還能夠提升高中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讓高中生在集體活動中增強對美術的喜愛程度。在組織課外活動時,需要考慮到高中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內容,讓高中生自主參與到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和諧的人際關系。比如在學習了高中美術《宛自天開──古代園林》以后,高中生對園林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中國古典園林被譽為“園林之母”,在世界藝術的百花叢中獨樹一幟。我在網上搜集了許多中國古代園林的視頻和圖文資料,通過聲音、畫面向高中生傳遞更多的信息,讓他們能夠充分了解園林藝術的歷史成就以及園林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特色等,我還會進行生活化的情境設定:假設班級中的高中生是一所藝術類院校的學生,學校要建設一個園林展覽區(qū),請學生根據自己學過的知識為學校設計一份園林建設的簡圖。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高中生體驗到了美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也提升了美術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郭艷紅.淺談高中美術課堂生活化教學[J].試題與研究,2013(25).
[2] 朱元燕.高中美術教育的生活化芻議[J].讀寫算,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