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是實現(xiàn)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本文對此進行了相關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化學是高中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科目,也是較為難學的一門科目。相對初中化學來說,高中化學在知識體系、知識難度、廣度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學習化學課程很困難。再加上很多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觀念陳舊,導致高中化學課堂氣氛沉悶。教師多是對知識進行照本宣科,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注,課堂效率不高,更談不上發(fā)展能力、發(fā)展思維了。長久以往,學生就會對化學課程缺乏興趣,化學成績不見提高。這些問題都需要引起教師的關注和思考,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和實踐,以改變化學課堂的教學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
所謂教學策略,是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的綜合。新課程改革追求教學手段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思考,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策略,以滿足學生的需要,滿足教學現(xiàn)狀的需要。那么,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哪些策略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成績提高和能力發(fā)展呢?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高中學生對化學課程有了興趣,就有了積極學習的內在動力,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也能提高化學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
首先,教師要做好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部分。課堂導入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導入做得好與不好,會直接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精神狀態(tài)和課堂表現(xiàn)。因此,教師要注意課堂導入的多樣性和有趣性,在導入部分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相應選擇,例如設疑導入。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提出幾個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對接下來的課堂教學產生興趣。高中生思維活躍,對未知的事物有著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鼓勵學生從書中自主尋找答案。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化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化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化學知識生活化,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強堿加工鮮蛋就能形成松花蛋;用醋浸泡暖水瓶,可以達到除垢的目的;吸煙過程中產生有害成分,會引發(fā)和惡化各種疾病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接觸到與化學相關的知識還有很多,熟知這些化學反應原理,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把這些事例引入課堂,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原理的探索欲望。
二、重視實驗教學
眾所周知,高中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因此,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實驗能夠以一種直觀、具體的形式對化學知識進行呈現(xiàn),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學原理,深入理解事物本質,提升化學素養(yǎng)。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改進實驗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要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做演示實驗是浪費教學時間,學生容易被實驗現(xiàn)象吸引,注意力不會放在教學內容本身。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只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作用。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有很多的演示實驗,教師要進行正確操作,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進行展示。這些實驗都可以以一種直觀的形式進行化學知識的呈現(xiàn),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思考化學和探索化學原理等,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配合實驗進行化學知識的講解,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能夠明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驗教學中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對于那些簡單的演示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生對自己動手的部分是有著濃厚的興趣的,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讓學生根據(jù)教材上的步驟指導進行實驗操作。另外,教師可以把生活中用到的實驗原理引入課堂,讓學生進行簡單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學習能力。例如演示實驗中有很多問題要注意,儀器的使用、現(xiàn)象的觀察和記錄、對現(xiàn)象的分析、對問題的思考等。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掌握這些技能,逐步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同時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三、適當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探索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同時也要注意讓學生接受適當?shù)挠柧,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一定的知識后,安排相關的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很多學生都存在眼高手低的問題,學習知識很快,但是不知道怎樣應用。通過課堂練習,能夠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不僅鞏固所學知識,并且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運用。教師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中也可以及時掌握學情,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節(jié)奏。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及時安排一定的課下作業(yè)也是很有必要的。在以前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可能存在過多或者低效的問題,學生做題只是進行簡單的知識重復。教師安排的課下作業(yè)要有一定的思維性,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解題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總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對教學策略進行思考和實踐改進化學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每個教師應該做的事。教師要不斷探索新方法、運用新思想,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