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探討生本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

更新時間:2018/4/8 23:12:00  瀏覽量:2760

  【摘要】語文是溝通學生與外在世界聯(lián)系的重要橋梁,如果教師采取僵硬化、教條化的教學模式,那么不僅容易使學生陷入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而且還會導致他們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就生本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作初步探討,以期為廣大教師帶來一些啟發(fā)與思考。

  【關鍵詞】生本教育模式 小學語文

  生本教育模式是郭思樂教授提出的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新型教學模式,旨在通過激發(fā)他們的生命力來培養(yǎng)其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由教師主導授課轉變?yōu)榱藢W生自主學習,強調以小組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使他們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三位一體的評價機制,從而讓其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課前預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對教師將要授課的內(nèi)容作大致了解,從而使自己更好地理解課上內(nèi)容,以便及時地進行消化、吸收。然而,部分教師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方式是以簡單看課本為主要模式,既不會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更不會讓他們實踐操作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不僅沒有起到實際效果,相反還降低了其學習效率。通過不斷地摸索、發(fā)現(xiàn),筆者認為課前預習的較好方式是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即讓他們帶著問題進行思考。

  首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語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還能開闊他們的眼界。在學習《我愛你,中國的漢字》這篇課文時,筆者先是向學生提出問題: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漢字,那么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呢? 然后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思考沒有漢字的生活場景。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了漢字的重要性,而且還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其次,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大力普及,越來越多的教師采取了多媒體教學方式,這就教學環(huán)境提供了便利條件。在學習《春的消息》時,筆者沒有直接提出關于春天的問題,而是為學生播放了一段音頻,讓他們通過聲音猜測這是什么季節(jié)?接著再提問:你眼中的這個季節(jié)是什么樣子?然后讓其進行自主思考。通過使學生置身于具體的情境中,不僅可以引發(fā)他們強烈的情感共鳴,而且還能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利用小組學習的方式探究問題

  以往小組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是被應用到實驗操作中,比如:物理、化學、生物等。部分教師認為采取這種方式進行授課有點小題大作,實則不然。以小組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是以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為主要目的,旨在通過他們相互探討、相互幫助而激發(fā)其無限的潛能。如果教師固守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思想依然停留在自己主導授課的方向上,那么學生不僅容易陷入機械化的學習狀態(tài)中,更無法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筆者建議采取以下步驟:第一,提出疑問;第二,分布探究;第三,表述結果。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在學習《雜交水稻之父》時,這篇課文不僅要求學生明白袁隆平的科學精神,還要學會運用典型事件來表達人物形象。筆者先是引入巧妙的話題:中國有這樣一位老人,他改良了一種水稻,比常規(guī)水稻產(chǎn)量多出20%,解決了無數(shù)人的溫飽問題,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再設置疑問:大家想知道我說的是誰嗎?這位老人在研究水稻時經(jīng)歷了哪些困難并進行克服的呢?他到底有什么樣的貢獻呢?

  其次,教師讓各小組探究問題。筆者讓各組學生閱讀這篇課文,并從中尋找答案進行討論,最后將他們的探討結果記錄下來。

  最后,教師讓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發(fā)言,并表達共同探究的結果。筆者在一旁靜靜聆聽各學生代表的觀點、想法,負責補充、說明,并將最大的發(fā)言權交給他們。

  三、建立立體化的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是為了督促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以便使他們充分認識自己。與此同時,也讓教師清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筆者發(fā)現(xiàn)在建立評價機制時,部分教師通常采取過于單一、乏味的形式,這樣既不會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功能,同時也不利于教師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將以《小藍裙的故事》為教學案例作進一步講解,以期為廣大同胞們帶來一些指導。

  筆者先是有感情地朗誦這篇課文,并提出問題:大家從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嗎?我有沒有恰到好處地呈現(xiàn)出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呢?然后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并挑出毛病;當聽完他們的想法后,筆者再接著提問:哪位勇士能挑戰(zhàn)我呢?學生聽了很興奮,紛紛舉手示意,等他讀完后,筆者再讓其他人指出其問題所在并進行挑戰(zhàn);最后,筆者就大家的朗讀做出總結、說明,并穿插進這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從而將內(nèi)容潛移默化地輸入到學生的腦海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建立起師生、生生全方位的評價機制,從而大大地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以上就是筆者針對生本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所總結出的方法。當然,由于筆者自身能力有限,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養(yǎng),以期打造出質量更高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正國.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周刊,2016.

  [2]侯春光.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新課程·上旬,2015.

 與生本教育有關的小學語文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