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小學語文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

更新時間:2018/6/5 21:42:00  瀏覽量:2495

  摘要:現(xiàn)如今,小學習作環(huán)節(jié)成為語文教學的壓軸環(huán)節(jié),主要考察的是學生語言組合、抽象思維能力,所以它是閱讀學習的一種升華,同時也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但就目前而言,許多小學生并未對"習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相反會有部分學生抗拒表述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從而造成他們的寫作內(nèi)容空洞乏味、毫無真情實感流露的后果。為了解決這一迫在眉睫的教學問題,教師亟需從"興趣"的角度切入,讓學生了解寫作其實是抒發(fā)情感、凸顯內(nèi)涵的有效渠道,輔助他們將壓力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從愿意寫作過渡到熱愛寫作,從而讓寫作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色彩元素之一。

  關鍵詞:小學語文;激趣教學;習作能力

  在小學階段,教師通常倡導學生圍繞"記人、記事、寫景、狀物"等主題進行習作,顯而易見,這些題材的撰寫都離不開"真實素材"的支撐,如果學生僅用"流水賬"、"大白話"等形式呈現(xiàn)作文,就極易會形成對寫作胡謅、忽視的態(tài)度。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巧妙地引導他們細致地觀察生活、讀大量有益的書,從而加強學生選題立意、謀篇布局的綜合能力。當然,這一切目標都是建立在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與潛能的基礎之上而實現(xiàn)的,所以本文以"生活"、"閱讀"、"思想"三個方面為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希望小學生能夠善于利用鮮活的素材與生動的語言來充實自己的作文,讓讀者能夠陶醉其中,引起共鳴,深受感染。

  1.走近生活,提升細致的觀察能力

  在語文領域內(nèi),作文是有生命力的事物,它代表了作者在某一特定時刻的思想、情感與期望,所以其中的每一個字、詞、段落都是鮮活的組成部分,學生在寫作時也一定要帶著獨到的見地、深刻的思想去傳達意境。之所以有學生會不喜歡寫作文,是因為繁瑣的學習任務導致他們的生活變得乏味單一,他們的大腦中潛意識地形成了自己"無話可寫、無情可抒"的想法。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這一消極心理,教師須鼓勵他們走出教室、走近生活,用心地觀察大自然中有生命的事物,從而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流暢溫婉的語言描繪出來,借此提升自己的寫作表達能力,同時也放松了心情,驅(qū)走了內(nèi)心的沉悶與反感。

  例如:在教學《豐收的田野》這篇習作的技巧與方法時,為了加強"田野"在學生心中的視覺感,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附近的豐收后的田野景象:金黃金黃的麥穗、興高采烈的農(nóng)民伯伯們、露出了整齊牙齒的玉米田、來來往往的收割機等等等等,顯然這些事物都象征著秋天的豐收氣象,但是由于它們都是獨立的個體,若想要將它們?nèi)谌氲阶魑闹,學生仍需細致地觀察它們的其他特征,只有這樣才能凸顯文章的整體性。而且每位同學觀察的內(nèi)容與角度不一樣,自然側(cè)重點也有差異,所以他們的思想也是獨一無二的,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更深刻地體驗到了生活中的細節(jié)樂趣,同時也萌生了想要表達的欲望。

  2.結合閱讀教學,提高作文仿寫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習作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因為在起始階段,他們沒有熟悉過寫作的具體過程,所以教師必須先從鍛煉學生仿寫能力入手,讓他們依照有趣的例子寫出自身的親身經(jīng)歷,如此一來也能夠提升小學生連句成文的能力,同時也幫助他們贏在了起跑線上。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縱使是仿寫能力,也離不開經(jīng)驗的積累,因此教師在組織習作教學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了閱讀教學的關鍵性,只有兩者達到完美的交融狀態(tài),才能逐步地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奠定他們的常識基礎,進而對習作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也只有這樣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才能日益顯現(xiàn)。

  例如:在訓練學生抒發(fā)"對父母的感恩之情"時,教師必須有耐心、恒心地來指導學生如何就一件細微的事情來展現(xiàn)偉大的母愛或父愛。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則可運用仿寫教學,讓學生先弄清楚范文中作者是如何通過描述一件事情從正側(cè)面展現(xiàn)家長是如何關愛自己的孩子的,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打開自己的寫作思路,從正反兩個方面依次襯托父愛與母愛的偉大。當然,在模仿的過程中,教師要嚴加看管,避免出現(xiàn)學生照搬照抄的惡劣現(xiàn)象,從而總結出屬于自己的寫作風格,發(fā)展求異思維。

  3.及時修改作文,促進思想與情感的交流

  學生在完成寫作后,并不就代表自己的學習任務結束了,因為教師的批改與審閱也是必不可缺的一步。很多學生渴望能夠得到教師的夸獎,但是他們寫作內(nèi)容有可能會達不到這一層次,因此教師即要教育學生學會主動修改自己的作文,即進行"精加工"。這種做法是為了學生能夠利用遞進的層次、鮮明的中心思想去寫真事、抒真情。

  例如:在描繪春天曼妙的景色時,學生通常會運用虛寫的手法來展現(xiàn)大自然的春意盎然,這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比較寫"迎春花"、"柳樹"等實景,這兩種方法哪種更能凸顯春天的生機勃勃。學生經(jīng)過思考過后,就會明白景物描寫更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同時也更能夠顯得文章飽滿生動。當學生聽取了教師的建議之后,就會對原有的文章進行針對性的修改,經(jīng)過多次的訓練,學生便能通過自己的思考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問題之處,從而能在正確的時間內(nèi)加以改正。

  4.總結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的習作興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需秉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思想,立足于學生身上的細小問題對癥下藥,更要找出小學生的興趣點,以此為引子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缺陷于優(yōu)勢。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善于總結,用豐富多彩的課外資源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從實質(zhì)上促進學生習作興趣的迸發(fā)。

  參考文獻:

  [1] 糜自壯,李貞軍.淺議如何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興趣與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4.

  [2] 范俊,淺談行知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興趣培養(yǎng)的再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

 與寫作興趣有關的小學語文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