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教師盡快克服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慣性干擾,正確使用現(xiàn)行教材,使初中物理教學全面轉入素質教育的軌道,是目前教材教法研究中的一大課題。要真正用好現(xiàn)行教材,提高教學質量,根本在于轉變教育觀念,關鍵是熟悉、掌握教學內容,出路在于教法改革。
1.轉變物理教學思想
教育思想的轉變,是用好教材,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前提。九年義務教育的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初中物理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課程,必須為實現(xiàn)這個人才培養(yǎng)目標服務。過去的許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學在改革方面雖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始終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干擾,忽視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yǎng),教學要求被不切實際地拔高,講授往往是"滿堂灌",作業(yè)訓練又是"題海戰(zhàn)術",使本來有趣實用的初中物理,變成了對多數(shù)學生負擔過重的課程。傳統(tǒng)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慣性"極大,致使有的教師"穿新鞋,走老路",喜歡用應試教育的眼光審視現(xiàn)行教材,結果是既不適應,又不放心,害怕現(xiàn)行教材降低了難度,影響教學質量,影響升學率。可見,轉變觀念,是用好現(xiàn)行教材的前提。
2.激發(fā)求知欲
教學的技巧和藝術就要使學生渴望獲得知識和不斷追求真理,并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去探索、認識客觀世界,所以教學過程必須遵循這一真理,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以啟迪學生的心靈,點燃其思維的火花,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興趣和意志,使學生的認識活動成為一種樂趣,成為精神上的需要。
2.1設計物理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起。如在教"光的折射"現(xiàn)象時,介紹一個實驗情景:實驗裝置是一個玻璃槽中裝水,水中插上一個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貼一條用塑料紙剪成的魚,讓幾個學生各用一根鋼絲猛刺水中的魚,由于學生總認為眼睛所看到的魚的位置那么準確界定一樣,在這樣錯誤的前科學概念的影響下,自然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對一些自然現(xiàn)象憑自己的經驗或直覺形成錯誤的判斷。教師把泡沫片從水中提起來,發(fā)現(xiàn)三根鋼絲都落在魚的上方,接著說:要知道這個道理,就得學習"光的折射"現(xiàn)象。這樣的引入,為接下來用實驗研究光的折射結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認知起點。
2.2指導學生"實驗探索",體會學習的樂趣。"實驗探索"可以深化學習興趣,這一過程,教師應處于主導地位,精心備課,設計好合理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去探索知識,學生應處在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上,教師應讓學生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要克服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的過多,統(tǒng)的過死的弊端,使學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環(huán)境中學習物理。
3.課堂教學,積極思疑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有些物理規(guī)律比較抽象,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只有教師提問提得好,學生才會集中精力去思考。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時間,還要鼓勵學生提出疑問,找出教師的不足之處,并且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去體驗;也可以鼓勵他們用逆向思維去思考問題;這樣不僅可以開發(fā)學生的大腦,而且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題型、物理規(guī)律的認識和印象。
物理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是緊密聯(lián)系的,所以教師在傳授物理知識的時候,除了書本知識,還要同一些小實驗相結合。在上課的時候,鼓勵學生自由分組進行小實驗。因為通過學生親自做小實驗,能夠更好的開拓他們的視野,從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在快樂的學習中探究新知識。例如慣性實驗:拿出一只圓柱形的玻璃杯子,一塊平硬紙板,一個玻璃彈珠。先把裝有適量水的玻璃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平硬紙板平放在杯口上,最后把玻璃彈珠放在紙板上,然后將鋼制鋸條垂直豎放在水平桌面的邊緣,這時候請一位學生上來操作,讓他用一只手按住鋼制鋸條下端保持不動,用另一只手拉開鋸條上端,放手后讓鋸條擊打硬紙板,看到的現(xiàn)象是硬紙板飛出,玻璃彈珠則掉入水中。這個實驗所需的器材很簡單,任何一個沒經過特別訓練的學生都能得到相同的實驗結果,通過師生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尋求答案的積極性。
4.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
物理教學的主體是學生。由于學生的原來基礎、先天素質、學習習慣等等的差異,形成了每個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興趣、需求目標的很大不同。因此,物理教學中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針對每個學生的能力傾向、個性特點,有針對、有目標地進行點撥,以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取得成功。
"分層次教學"是根據(jù)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承認學生差異,改變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為培養(yǎng)多規(guī)格多層次的人才打基礎而采取的必要措施。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取得優(yōu)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缺陷,而是未得到恰當?shù)慕虒W條件合理的幫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適當?shù)膶W習條件,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速度、進一步學習的動機等多方面因素就會變得十分相似。這里所說的學習條件,就是指為學生提供的不同的學習目標,使學生達到不同的學習目標所必須的學習時間。給予個別的指導和全新的學習機會等。"分層次教學"就是最大限度的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這種"學習條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學習機會",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積極的學習情感。
實現(xiàn)課堂互動,促進師生交流必須在同層次下才能順利進行。即交流雙方必須有"共同語言"。高中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是千差萬別的,在每個班級中都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為了讓學生都有交流的機會,教師必須提供不同的交流內容。"分層次教學"是一種好形式。
分層次教學讓每個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學習目標,通過學習也都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也就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重視多媒體的作用
長久以來,教師上課靠的是一張嘴和一支粉筆,"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唧唧喳喳的寫個不停。"這首兒時的歌謠就是其真實的寫照,從歌詞中可以感受到教師的辛勞和無助。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和普及,從辦公場所到家庭,從家庭到學校,多媒體被廣泛地應用在教學中。
多媒體輔助教學相比于普通教學的確有其優(yōu)點,它可以將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可以將復雜的物理過程簡單化,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可以在課堂中從多個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可以增加課堂得容量,提高教學效率;合理使用多媒體能夠解決傳統(tǒng)教學手段無法解決的很多問題,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從而提升教學質量。然而,多媒體的使用并不是取代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它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只有和傳統(tǒng)教學方式達到最佳的組合,才能產生最大的合力,優(yōu)化我們的教學。
上述種種,宏觀上屬教學方法的范疇,教學中非如此不可。至于每一個物理概念的具體教法,當因人、因教學內容而異,應該是百花開放,各顯其能。但是,具體教法不能與基本教學原則相違背,否則又會走上應試教育的老路。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比單純的傳授 知識更重要,較強的能力受益終身,而有些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知道即可,對過深的科學道理的理解,今后隨年齡增長和知識積累,自然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