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更為注重人的發(fā)展價值取向,即所有學生整體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深入到課堂中去,高度重視課堂提問方法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據(jù)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現(xiàn)狀,結合筆者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總結了幾點有效提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課堂提問;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策略
課堂提問有效性,指的是教師通過有效的預設問題,及策略性的實施教學的行為。提問設計中,必須要明確設計目標,結合前后知識點,引導學生思維發(fā)展,完成新知識的學習。而提問策略,則指教師為達成教學目標而對提問設計,并通過一定的方法手段來實施提問設計。初中物理課堂的有效性提問策略,指的是初中的物理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為達成教育目的而設計和選擇的提問內容和方法,具體的參與方式包括預設、叫答、引導答題及理答等,其中的提問效果評價和反饋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
1.當前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現(xiàn)狀
1.1 提問針對性不強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的提問都只是流于形式,缺少針對性,尤其一些教師對教材內容及考試大綱要求的解讀不夠準確,而使其課堂中的提問指向不清,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導致課堂的教學效率不高。
1.2 提問方式單一
在當前的初中物理課堂提問中,教師一般會采用一問一答的傳統(tǒng)方式,這種提問方式的單一使多數(shù)學生不能參與到問題討論環(huán)節(jié)。這點除了與新課改要求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的改革目標不一致外,也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問題的能動性,這種現(xiàn)象得不到及時有效改善的話,就會造成學生的兩極分化,很難達到全員參與的既定教學目標。
1.3 提問的創(chuàng)新度不足
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多老師的提問都好似流水賬,為了提問而提問,并未充分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很難點燃學生思考問題的熱情,整個課堂看起來死氣沉沉。而且教師提問的創(chuàng)新度不足,不但無法起到引導作用,而且問題結構的不合理,也使學生無法抓住思考重點,很難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
1.4 問題設計情境性不強
除了上述幾點外,教師不能將問題進行情境化設計,沒有很好的和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件相結合、課堂獨立思考時間不夠等均是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課堂提問有效性差的主要因素。
2.有效解決物理課堂提問有效性現(xiàn)狀的策略
2.1 根據(jù)課堂內容針對性的預設并適時提問
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做足課前工夫。首先物理教師必須對課程內容有準確深入的理解,抓好重點,準備多種類型的問題,并相對增加高認知水平的問題數(shù)量,提問方式要靈活多變,問題設計必須有條理。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對課堂提問內容提出質疑。只有結合課堂內容針對性的預設提問,在提問中包括本課堂所需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的前提下,結合教學目標和課堂進度適時提問,才能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如,在講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互相作用的兩個力同時出現(xiàn)以及同時消失”的內容時,很多學生都表現(xiàn)得一臉茫然,為了使學生能對這部分內容有更直接和深刻的認知,我拿出課前就準備好的兩個充氣氣球,并提問學生“如何通過氣球來對力的相互作用”進行觀察,然后我將兩個氣球放在一起擠壓,其接觸部分馬上變扁。學生很輕松地知道了問題的答案,而在講解反作用力時,我又拿出了彈簧測力計進行水平對拉,在不斷推進式的教學提問中,學生始終是帶著問題在學習,不但很好的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掌握非常深刻。
2.2 靈活運用提問方法,巧妙設置問題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要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必須做到提問方法的應用和問題設置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首先,教師必須能靈活運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方法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列舉提問法、層層遞進提問法和埋設伏筆提問法等,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穿插式的靈活運用。通常來說,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法較為常見;層層遞進法則在課堂內容較難時更為常用;而“埋伏筆法”除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外,特別在新知識的學習和整堂課程的氣氛活躍方面效果更為顯著。其次,我們經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與物理原理表面相反的現(xiàn)象,也就是我們的認知經常是不正確的,這一點我們自身并不知曉,教師可結合課堂內容來進行這方面的問題設置,讓學生來討論,能使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的理解,并轉變錯誤的觀念。
2.3 運用啟發(fā)性策略提問,活躍學生思維
這一提問方法的應用同樣也需要從實驗引入,筆者在講授沸點和氣壓兩者間關系時就采用了這一提問策略。我首先給裝著一些水的燒瓶加熱,待水沸騰后取下燒瓶,當沸水停止沸騰后用木塞塞住瓶口,并將燒瓶倒置,然后把冷水澆向其底部,并提問學生此時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有同學說瓶底可能爆炸;有人猜測水會持續(xù)冒泡。此時我繼續(xù)演示,結果顯示不沸騰的水又一次沸騰起來。這時我又向學生提問相關問題,最后得出所有現(xiàn)象和氣壓作用有關。整個課堂幾乎在學生搶答中完成,學生主動思考和積極探究的熱情很高。正是這種對問題的共同參與和探究討論,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扎實了對知識點的記憶。
2.4 借助物理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部分是不可缺的,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物理素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利用物理實驗的方法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如,在“大氣壓強”課程的學習中,筆者就引入了這一方法:先將一個小試管套在一個大試管內,使試管口向下,此時小試管開始上升,這時我提問學生“到底什么原因使小試管不下降而上升了呢?”學生們都非常主動的進行思考并回答問題,相比較以往的單純提問,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結束語
綜上,初中物理教學目前還有很大的可探索空間,我們必須對這一問題給予高度重視,特別是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必須積極響應,結合本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來改善當前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現(xiàn)狀。
參考文獻
[1]葉昌林.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數(shù)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5(10)124-126
[2]傅巧梅.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3(1)45-46
[3]王懷軍.淺議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教學[J].數(shù)理化學習,2010(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