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的作用,而質量是教學的保障,同時也是檢驗教師教學水平的不二法寶。所以,自我國實施素質教育以來,提高教學質量就成為了每一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初中化學 教學質量 提高
俗話說:“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見,化學在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瘜W作為一門初中學生必修的課程,也是21世紀精英必須具備的自然科學素養(yǎng)之一。要想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可以說必須要掌握化學的基本常識和基本技能,學好化學不僅能提高學生整體的知識素養(yǎng),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教育的作用,這從我國實施教育改革也能看出來。傳統(tǒng)的教學追求的都是高升學率,只要一個學?忌厦5膶W生夠多,也就代表了這個學校的教學水平很高,可是這并不代表教學質量就好。教學質量是教師能否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學生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做到事半功倍的衡量標準。
由于長時期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禁錮,教師們普遍追求高分,而對于課堂教學質量卻不甚重視,即使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學生課下只要多學習,做多點題,也能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這種教學思想實在是不可取,課堂教學有其自身的價值,如果只是靠課下增加學生學業(yè)負擔,采取題海戰(zhàn)術來彌補課堂教學的缺陷,反而會適得其反,使學生感到學習有很大壓力。課堂教學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這一環(huán)出現(xiàn)了不足,是無法靠其它的環(huán)節(jié)彌補的。那么,教師要如何做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就此問題,筆者提出了幾點淺陋之見。
一、通過引用導入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長時間的專注于一件事情,學生上課也是這樣,注意力難免有渙散的時候,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學生就沒辦法好好聽課,這樣老師所教的知識很有可能就無法吸收并消化,因此,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教師在上課前三分鐘,最好能利用導入語幫助學生進入學習角色,導入語的使用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因為要幫助學生順利進入該堂課的學習,所以導入語就一定要和本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有關,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要講什么。比如,教師在講到水的組成時,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即:水是由什么組成的?讓全班同學來討論,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學生討論之后,讓學生回答,最后教師就可以趁機引出本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了。教師在選擇導入語的時候,那些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無關,即使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的導入語,也不能選擇,因為這樣做不僅不能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相反,還會適得其反,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這對課堂的教學自然是十分不利的。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見,教師一定要精心選擇導入語,幫助學生代入角色。
二、教師要提前備課,學生提前預習
備課雖然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最基礎的一環(huán),但是卻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通過備課,教師才能明確下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重難點有哪些,課堂上才能更好的安排教學節(jié)奏。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首先備教材。新課改后,教材也與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新教材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只有熟悉了教材,才能更大限度的利用好教材。備教材并不是把教材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對教材的二度開發(fā),有些知識教材上沒有,但是學生拓展了解有助于對知識的更深層次解讀,因此,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準備好這些補充的知識,如果沒有提前備課,這些知識很有可能就無法講授給學生聽。
除了備教材之外,教師還要備學情,即需要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了解他們對本節(jié)課的需求、期待,了解他們的興趣,了解他們想要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達到一個什么目標,學會哪些知識,如果教師了解到這些,才能更好地準備學生期待的課,進而順利地開展課堂教學。教師要提前備課,學生也要提前預習,學生要想在課堂上跟上老師的教學思維和進度,提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提前對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課堂上也就不會不知所措了。而且通過預習學生可以知道哪里自己難以不懂,有疑問,這樣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到這里就會特別留意,而不會因為毫無準備的原因,錯過這些自己有疑問的地方。教師備課,學生預習,是提高教學質量重要的步驟。
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xiàn)最大的教學價值。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呢?首先,教師要在上課開始時,要明確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先讓學生心里有底,知道自己這節(jié)課要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有了目標才能有動力去學習,這樣課堂上學生也會認真聽講。其次,教師要掌握好教學節(jié)奏。一堂課就像是一首歌,有開頭,有高潮,有結尾,開頭講什么,中間講什么,結尾講什么,都是需要有計劃,有節(jié)奏的,不能隨意為之。
教師在開始講課的時候,肯定要先易后難,不能一開始就講的太難,否則,會使一些學生接受不了。有些教師并沒有充分將課堂時間利用起來,滿堂灌的教學形式使一些學生根本無心聽課,師生之間也沒有交流,學生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教師根本不知道。反而,課下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yè),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鞏固課堂所學,這樣做不僅不能起到鞏固的作用,反而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只有充分地利用課堂時間,才能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過程,如果僅僅是教師教,而學生沒有參與到教學中來,那么,課堂教學質量是難以提高的。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轉變以前以自我為課堂中心的教學思想,把自主學習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探究知識,而不是教師直接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幫助學生確立其主人翁地位,激發(fā)其自主學習的意識,督促學生在課上認真聽課,教學質量也就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以及教師們對新課程的理解和認識,教學質量逐漸成為了教師不斷探究的重要課題。同時,高效率的教學也是教師教學水平的最好展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