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答案網(wǎng)首頁 | 知識點首頁 | 語文知識點 | 數(shù)學知識點 | 英語知識點 | 歷史知識點 | 政治知識點 | 物理知識點 | 化學知識點 | 生物知識點 | 地理知識點 | 知識點梳理
 欄目類別:知識點 >> 高中 >> 歷史

萬隆會議

更新時間:2016/7/26 12:46:00  手機版

  萬隆會議:

  萬隆會議,又稱第一次亞非會議,召開于1955年4月18日—4月24日,是部分亞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國家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國際會議,也是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事務的大型國際會議。中國總理周恩來率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主要目的是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國與蘇聯(lián)的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活動。

  萬。▉喎牵⿻h:

 。1)背景:亞洲、非洲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形勢。

 。2)內容:討論保衛(wèi)和平、爭取民族獨立、發(fā)展民族經(jīng)濟等共同關心的問題。

 。3)特點: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

 。4)“求同存異”方針。

 。5)意義:

 、偌訌娏酥袊瑏喎歉鲊穆(lián)系。會后,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谛纬闪藞F結一致,保衛(wèi)世界和平,增進各國友誼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 。

  萬隆精神:顯示了亞非人民團結一致,反殖民,保衛(wèi)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民譽為“萬隆精神” 。

  “求同存異”方針:

  周恩來關于“求同存異”的方針,是求同而不模糊界限,存異而不放棄斗爭。在尖銳的矛盾中求同,在適當?shù)臈l件下存異,體現(xiàn)了中國處理國際關系的政策原則,也體現(xiàn)了周恩來高超的外交藝術!扒笸娈悺笔呛推焦蔡幬屙椩瓌t的深刻而鮮明的體現(xiàn),因此成為中國處理國際關系的政策原則。這一方針后來也充分體現(xiàn)在了《中美聯(lián)合公報》中。

 上一篇:日內瓦會議
 初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高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CopyRight @ 2018   知識點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