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
  

 答案網首頁 | 知識點首頁 | 語文知識點 | 數(shù)學知識點 | 英語知識點 | 歷史知識點 | 政治知識點 | 物理知識點 | 化學知識點 | 生物知識點 | 地理知識點 | 知識點梳理
 欄目類別:知識點 >> 高中 >> 歷史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更新時間:2016/7/26 16:13:00  手機版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內戰(zhàn)爭爆發(fā),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所面臨的嚴峻的考驗。為了保證軍事上的勝利,蘇維埃政權在經濟領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這些措施被稱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國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2)十月革命后,協(xié)約國帝國主義對蘇俄進行了武裝干涉,妄圖扼殺剛剛誕生的蘇維埃政權。

 。3)國內戰(zhàn)爭爆發(fā),蘇俄面臨著極為嚴峻的政治經濟形勢。面對極為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蘇維埃政府提出“一切為了前線”,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2、內容:

  (1)實行余糧征集制,農民除保留口糧、種子糧和飼料糧食外,其余糧食以極低價格交售國家;

 。2)普遍實行工業(yè)國有化,將大中企業(yè)收歸國有,對小企業(yè)實行監(jiān)督;

 。3)取消商品貿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國家集中分配;

  (4)強制勞動,實行“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原則。

  3、評價:

 。1)進步性: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實行的,在當時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證了軍事斗爭的勝利。

 。2)局限性:

  它的許多措施超出了戰(zhàn)時需要的限度,后來戰(zhàn)爭基本結束,情況不僅沒有緩解,反而進一步加強。其原因在于,布爾什維克黨幻想以此直接過渡到純粹的社會主義經濟形式。

  20世紀初蘇俄(蘇聯(lián))四次經濟政策的調整:

 。1)調整過程:

 、1917年,蘇俄十月革命勝利之初,把私有銀行、鐵路、大企業(yè)收歸國有。壟斷對外貿易。

 、1918—1921年,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1921~1927年,實行新經濟政策。

 、軓1927年起,實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農業(yè)集體化政策。

 。2)啟示:

 、僦贫ń洕咭欢ㄒ股a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

  ②要從國情出發(fā),保證農、輕、重工業(yè)平衡發(fā)展。

 下一篇:新經濟政策
 初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高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CopyRight @ 2018   知識點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